,协约国投入更多的坦克和士兵,地毯式搜索进攻,平稳且快速。苏军的战斗人员下降,反击和防御能力下降,无法造成威胁。
随着协约国军队不断分割清理,苏军的防区越来越小,一个上午后,被压缩在不到20平方公里的区域。
苏军42集团军司令员谢尔巴科夫少将看着密集的市民人群,他的心情是悲伤的。包围圈内能作战的士兵不足五万人,是最后能作战的男人了,剩下的三十多万人是老弱妇孺。
可他知道,苏盟人必须打下去,用鲜血铸就钢铁长城,才能让苏盟在大战中挺过去。不过,老弱妇孺是无辜的,他们还可以活下去。
谢尔巴科夫告诉官员,如果士兵打光了,就带着市民投降。说完,谢尔巴科夫带着警卫营冲向战场,这是最后一支没有参加作战的部队。
轰轰轰。
谢尔巴科夫才带着士兵走出地下指挥部,就遭到飞机轰炸,损失上百名士兵。等谢尔巴科夫顶上缺口,看到敌军的重坦正冲过来。
他尝试着用重机枪攻击正面,可惜,毫无威胁。
轰轰轰。
他的机枪阵地被伊班牙-高卢重坦回敬一发炮弹,直接将谢尔巴科夫震飞出去。
“攻击!”
伊班牙-高卢军的营长卡罗带着士兵嗷嗷往前冲,冲过这里,苏军的防线就破了。卡罗身先士卒,拿着一支冲锋枪,亲自带着突击队上。
经过几天的作战,伊班牙-高卢将领知道,如此惨烈的作战,必须要参加过伦敦战役的士兵和军官带头。这些人在第二次扩编后,基本上成为中下层军官,是军中的支柱。
军官带头,士兵不会犹豫。
轰轰轰。
五辆重坦的105毫米坦克炮,击穿一些薄弱的火力点和房屋洞口,掩护突击队冲过去。在重坦的掩护下,卡罗营冲得很顺利,并将苏军警卫营打散。
在卡罗营突破后,大部队涌入,开始迂回包抄。兵力薄弱的苏军失去指挥官,无法协调统一,各自为战,士兵崩溃。
下午五点,包围圈内最后一支苏军投降,代表着列宁格勒三分之一的城区被协约国占领。与士兵一起投降的三十多万市民,被霍埃尔安排到隔离区,提供食物、水、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