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有一个步兵军渡河,正是好时机。苏军第1集团军司令员果断下达攻击命令。
然而,这支老牌主力遇到伊军一个步兵军,在火炮上也占不到便宜。双方炮战后,苏军发起攻击。
当伊军重坦出现在阵地前沿时,苏军十公里的攻击线毫无进展。第10步兵军军长乔弗罗阻止第10步兵师主力发起反冲锋,一举击溃苏军一个步兵军。
一个小时后,第10装甲军第28装甲师出现在苏军右翼,在空军的支援下,对苏军第1集团军右翼的步兵师发起攻击。
战斗到深夜,第10装甲军全部渡河,包抄苏军。
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伊军第4集团军歼灭苏军第1集团军大部,俘虏三万多人。苏军第1集团军十万人来,仅有两万人向北撤退。
汉斯国第3装甲集群和罗尼第4集团军、汉斯国第6集团军一个军击溃苏军第2集团军,歼灭和俘虏五万人。
兵败如山倒是什么感觉,就是这样的。
苏军的防线太大太长,每一处战场均是劣势。比如梁赞战役,苏军第2集团军加上收集的溃兵,也才十五万人左右。而汉斯军兵力在20多万,还有装甲和空优。
这两场战役无论怎么打,苏军都没有胜利的机会。苏军唯一的优势,便是钢铁般的意志。可是,钢铁般的意志需要有地形配合,才能打出效果。东欧大平原上,有装甲部队驰骋,根本打不出来,而想要挖地道,估计会被直接引水来淹没。
看看塞瓦斯托波尔,即便是地下有三四层,也挡不住汉斯军。当然,苏军的反坦克战壕还是多少管用的,至少能迟滞或炸毁一些坦克。
苏军反击失败后,莫斯科东南部门户打开。
不过,协约国无法顺利地赶到莫斯科城下,因为苏军在奥卡河北岸挖了数道反坦克战壕和密密麻麻的碉堡及火力点。
古铁雷斯看到这样的场面,十分头痛。要一片一片突破,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古铁雷斯派出侦察机,发现只有莫斯科东部的防御工事少一点。
既然如此,原先等南方集团群的计划就要改变。古铁雷斯给布劳希奇发去电报,要求罗尼第3集团军接管阵地,他留下第10军,其余的主力向东进军。古铁雷斯将带着伊军第4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