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土地和食邑(3/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孟南柯装作一副会认真考虑的样子,糊弄过去。

    等他们走了,这才舒了口气。

    “妈的,这是什么情况,我娶个老婆,别人还不高兴了?”

    月落日出,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带着亲卫队直奔三十里外的新丰县。

    不多久,在新丰县找到县衙,县令领着人出来迎接。

    “新丰县杜文岚见过孟县伯。”

    “免礼,杜明府,不知道朝廷封赏给本伯的那些地都在哪里,本伯过来是想去看看产业。”

    “昨日本县都已划好了,这就带孟县伯过去查看。”

    杜文岚亲自带着人,领着孟南柯来到一大片地。

    “孟县伯请看,这里就是朝廷封赏给您的,一共三千两百亩地。这块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离灞河不到两里。虽有些荒废,不过稍微整理一下,明年春天就可以耕种。这附近的地,可都是上好良田,每亩可产两石。”

    两石,两百五六十斤。

    在后世一亩地七八百斤上千斤,这两百多斤看起来很少。

    可是要知道,就在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当时最好的田地一亩地也不过三四百斤。而大部分地方都是亩产两百来斤,很多旱地甚至一百多斤。

    那还是解放后,1960年左右。

    在大唐,一亩地两百多斤,确实非常不错了。

    所以他的这片地,确实是良田好地。看起来这个县令用心了,划的地很不错。

    最让他满意的,这地还是一整块,这样一来就省很多事。

    “这块地很好,我很满意。多谢杜明府了。”

    “不敢当,其实,我是杜家人,这是家主差人过来吩咐。我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划出最好的一块地给孟县伯。”

    孟南柯一愣,杜家,杜如晦吗。

    “本伯明白了。”

    这时,有一群人从附近一个村里走过来。

    前面是几个胡须斑白的老人,后面跟着一群衣衫褴褛的青壮和妇人,还有些和以前许家村一样,光着屁股的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