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一艘船装个四五百人,跑一趟就是两三万两,再装一千多吨货,一吨运费二三十两。”
“爹,这个账您算的清吗?”
汤潇逸不是瞎吹的,此时的海运就是这么赚钱,这还是近些年海运价格大幅下降以后的价格了。
往回退五十年,来东方运茶叶的特制高速飞剪船,只需要一次航行,就能收回八成的成本。
“那开销呢?一路上用的煤…船只还得保养…而且咱们家也没有人手……”
汤父说一个,看着汤潇逸的眼睛越看越亮。
他是谁?船政衙门帮办,恰好分管生产的实际负责人。
煤,船政有低价的,保养维护,船政能做,人手,闽水师的水手也不少,不时都有更替……
“而且咱们买二手的,都是蒸汽帆船,顺风时还能用风帆,更加节省。”
“那……咱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