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勉强定型,没钱了(3/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射速奇快,每分钟5至6发。”

    “火力比老式火炮强数倍,一门炮连带炮弹售价1840英镑,但我们需求的双联装炮架还需要问问价格。”

    “副炮上,5门47毫米哈奇开斯重型机关炮,我们想多加一点,但空间确实太拥挤了。”

    “两座3联装457毫米鱼雷发射管,布置在舰体中后部,这也是这艘船最重要的武备。”

    “我们的鱼雷已经经过了优化,即便在高速行驶中也能保证命中率,这是洋人也做不到的,我们也有了能威胁到主力舰的武器。”

    郑景溪说完,全场又热烈了起来。

    鱼雷到目前还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武器,哪怕他已经有了不少的战绩,也有不少国家装备。

    没有定向陀螺仪的鱼雷,谁也不知道他会往那个方向跑。

    要是遇到了乱流,掉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鱼雷的射程太近,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鱼雷,射程仅仅只有几百米,对于军舰来说都快贴脸了。

    胡总司突然说道:

    “关于鱼雷,我提议联名上书朝廷,为鱼雷厂总司和合拢厂会办表功。”

    汤潇逸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反对。虽然很大可能导致技术外泄,毕竟清国和他的继承人都是出了名的筛子。

    但定向陀螺仪本就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一个陀螺制导系统,没什么技术壁垒。

    他说不定还能借着这个功劳升一升。

    也就是在洋务体系里,哪怕他年轻,也能升上去,如果在地方,就他的年纪,找个地方慢慢熬吧。

    而升上去了,他能用的资源就更多了,虽然他借着人脉也能调动资源,但有些事儿汤父啊郑景溪什么的都不会同意的。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接下来是防御,因为是一艘小船,铺设太厚的装甲不现实,但由于集中了太多锅炉和轮机,不保护又不行。”

    “还是汤会办提醒了我,水线部位,铺设一层一寸厚的装甲,用来防御小口径速射炮。”

    “内部是一层两英寸厚的穹甲,加上煤舱的防御力,即便中口径火炮洞穿了船壳,也能保证动力舱的安全。”

    “当然了,大口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