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在常识方面。清国的海军实力是世界第十。”
里昂深吸一口气,给自己找台阶下。
这倒是真的,是根据大英帝国世界海军年鉴得出的结论,清国以97艘军舰,78万吨排水量,排名第十。
这个第十包括了全部四支舰队,自然也算上了那些木壳子前膛炮船。
第一英吉利,413艘89万吨,第二法兰西,357艘53万吨,第三不是德意志,而是沙俄,232艘25万吨。
第五是德意志,179艘19万吨,排在意呆利后面。
第十一名是东瀛,30艘44万吨。
不过这个排名是1890年排的,到今年清国应该加一千二百吨。
而东瀛,两年内增加了两艘4300吨级的巡洋舰,三景舰的松岛、严岛,以及一艘2500吨级的千代田。
两年内邻国海军吨位总量增加了四分之一,清国朝廷却像瞎子一样看不见。
或者装作看不见。
“里昂先生,施耐德先生,是否可以开始谈正事了?”汤潇逸不想计较。
和傻子计较,赢了显得没气量,丢脸。输了就更丢脸了。
“哦!是这样的,汤先生,在谈判正式开始前,我有一个问题需要弄清楚,这关系到谈判的结果。”
里昂说着走向一旁,示意汤潇逸跟过去,除了一个翻译,就剩二人了。
“汤先生,我知道在您的国家,建设钢铁厂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会遇到很多阻力。”
“我想知道,您的家族的背景,或者您用什么保证这个钢铁厂不会像铁路一样被你们的朝廷拆除。”
汤潇逸摸了摸下巴:
“我想知道,你们想要什么,又能出什么价格?”
翻译完之后,里昂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
“如果您能保证,我们的合作项目不会受到来自你们朝廷的干扰破坏,那么……”
“施耐德集团愿意成本价售卖一套年产量五十万吨钢铁的设备给你们,并负责安装和培训、给予你们技术支持,就像船政局的合作一样。”
“我们十分慷慨,您只需要在贸易时,优先考虑我们作为合作伙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