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杀人放火金腰带(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也不是,伯父,你说我要开永春州煤铁矿,总督会不会同意?”汤潇逸问道。

    是也不是?这是什么鬼回答?

    郑景溪看着他,没有直接回答:

    “闵都和船政有鸡笼煤矿供应,船政所有煤都来自鸡笼,这个事情你想过吗?”

    郑景溪起身,他也是想建设钢铁厂的一员,或者说工程处乃至船政的人都属于洋务自造一派。

    北洋多造不如买。

    “朝廷实际上鼓励各地官府开办煤矿,但所有煤矿如开平,如鸡笼,本质都一样。”

    “或一直官办,或官督商办改官办,一应人事由总督任免。”

    “在船政不缺煤,且船政大臣被总督兼任的情况下,即便开煤矿,最终也不会留在你手里。”

    郑景溪说着有些气馁。

    因为汤潇逸想建钢铁厂这事儿,郑景溪最近研究过钢铁厂、煤铁矿等事务,特别是中西差异。

    很快,得出来他不想看到的结论。

    清国无法提供一个钢铁厂能健康发展的环境。

    钢铁重工需要成体系的工业支持,要炼铁,得开铁矿煤矿,然后运输到铁厂。

    要炼钢,得有铁厂,得炼焦。

    这个过程中还得用各种催化剂对铁水钢水进行调制,从而得到合格和性能不同的钢铁,这需要一定化学基础。

    之后还有钢铁加工厂等下游产业支持。

    而清国,洋务以来,各种厂子是建了不少,但重复、分散、不成体系。

    “不在我手里……”汤潇逸愣了愣,然后点点头。

    要是钢铁厂,还有借口留在船政,但开煤铁矿,那大概率就不会了。

    开煤铁矿赚钱,而船政一直以来都没法获得除拨款以外的稳定财源。

    这是清国对船政的平衡。

    “唉~若是文襄公或沈文肃公还在,何至于此啊!”郑景溪叹了口气。

    造成现在局面的原因,郑景溪归结于船政一脉的没落,归结于湘军一脉的没落。

    扣扣扣!

    敲门声响了,还很急促。

    “大人,见过郑总司,大人,徐大人发来急电。”刘一鸣见郑景溪在,不动声色的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