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上。
宽大的稽查处办公室内,汤潇逸拿着好几幅地图拼凑在一起,拼成一张完整的闵地地图。
“永春、龙岩两地的兵力分布分布已经摸清楚了。”
“两地共六县,兵制两营三十二汛,额定兵制八百六十二人,计二名守备衔营管带,八名千总,把总及以下六十六名。”
“三十二汛的位置和兵力分布我已经标出来了,不过都是额定兵制。”
“绿营腐朽不堪,额定八百六十二,实际总数不到五百,按水师的情况来看,可战青壮应不足三百。”
郑景溪将一个个旗子标上数字,插在地图上。
绿营兵制从大到小为镇—协—营—汛,汛就是最小机构,驻扎在各地交通要冲处,人数几人到几十人不等,主官从正九品外委把总到正六品千总都有。
不过总兵、提督、总督、巡抚,各自又有指数部队——标。
而且每一个单位,哪怕同级,人数和装备也是不同的。
闵地绿营原设有十三镇,总计六万多人。
闵水师被并入船政水师后,理论上还剩下五万多人。
“兴化两县有一总兵驻扎,除提标外还有五营分别驻扎两县,额定兵员总计约四千人。”
“其中三营,兵丁不足额定之五成,即便总兵本标兵力充足,总计也不过二千余人,可战之兵不知几何。”
郑景溪说这些时都比较轻松,轮到漳州府,神色变得严肃。
“漳州府是大府,辖七县二散州,境内有二总兵,辖二标又十七营兵马,同治十三年,额定为八千七百余人。”
“水师并入船政后,原鹭岛水师部分兵马被转为陆路绿营,有约一千五百人,散到漳州府内。”
“至此,漳州府额定兵员一万零二百余人,即便大胆刨除三成空饷,也有七千余人马。”
汤潇逸看着地图,永春、龙岩两地,每个汛的大概位置都标出来了,算得上十分详细。
兴化府也比较详细,只是兵力比较集中。
而漳州府,小旗子最多,但单位大多是营,汛很少,还集中在北部。
“根据徐希颜的汇报,山地作战,耗时日久。我们拖不起,必须速战速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