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公使先生的电报。”
驻淞沪领事馆领事严肃将电报递给窦纳乐,
“伦敦向远东局势变化表示了关注,并且想询问您此前作为的原因,以及下一步行动的规划。”
单独来看。
汤潇逸搞出一个大都督府并不是多大的事儿,顶多在英吉利外交部有个备案。
闵军,或者大汉军攻破三镇也不是啥大事儿,顶多算一股叛军嚣张了一下。
但是二者结合起来,就出现问题了。
性质变成了大汉大都督府攻城掠地,清国毫无反抗之力丢掉了长江中下游沿线。
代表着汤潇逸彻底控制整个长江中下游,不仅将清国一分为二,还捏住了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最重要市场。
同时也是大英帝国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甚至仅次于印度。
英吉利外交部自然不能坐视不理,立刻准备展开行动。
此时正好发现了驻清国公使管的备案,公使管现任和下一任公使已经作出了行动。
不过行动的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才发文询问。
“回电欧格纳爵士并转伦敦。”
窦纳乐吸了口气,事已至此,先解决问题为上,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仕途,
“我已同大汉大都督汤潇逸进行过接触,双方就大英帝国的传统利益及未来双方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多次交谈。”
“此次交谈是有益的,双方已经在多方利益上达成一致,对保护大英帝国传统利益并进一步扩展在华市场有极大好处。”
“但是,由于远东复杂多变局势的原因,双方在部分问题上的谈判进展艰难。”
“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大英帝国在华地位和影响力,我需要伦敦给予我更高的授权。”
“以便达成更富有建设意义的决议。”
窦纳乐这番话主要是为了稳固那群政客的。
文官一眼就能看出窦纳乐的意思。
但是之前唯一有营养也真实的话就是他和汤潇逸进行了交谈,次数不定,也许大于一。
但是之后的才是重点。
意思是汤潇逸并不愿意做出让步,局势对英吉利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