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吴蜀联盟(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马而出,高声说道:“诸葛丞相,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诸葛亮眼神一冷,心知中计。他暗自咬牙,决定拼死一战。诸葛亮身陷困局,却依然沉着冷静。他挥舞着羽扇,指挥着士兵们组成防线。魏军的攻击如潮水般涌来,蜀军则顽强抵抗。

    在激战中,诸葛亮注意到魏军的阵型存在一个弱点。他当机立断,命令一部份士兵佯装突围,吸引魏军注意力,自己则带领精锐部队悄悄绕到敌阵后方。

    随着一声令下,蜀军发起了突袭。他们如猛虎下山一般,迅速冲破了魏军的防线。司马懿见状,不禁一惊,但他很快回过神来,调兵遣将试图阻止蜀军的突破。

    然而,诸葛亮的计策成功了,蜀军士气大振,攻势越发凶猛。在混乱中,诸葛亮看准机会,一箭射向司马懿。司马懿躲闪不及,中箭落马。魏军见主帅受伤,顿时乱了方寸。

    诸葛亮趁机率领部队杀出重围,渐行渐远。这场生死之战,以蜀军的险胜告终。但诸葛亮深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诸葛亮带着残部逃回蜀地。他明白,虽然此番得胜,但魏军实力犹存,日后定会卷土重来。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开始整顿军务,加强防守,并派出使者联络东吴,共同应对曹魏的威胁。

    与此同时,司马懿虽身负重伤,但野心不死。他在魏廷进言,称此次失败乃是轻敌所致,请求再次领军出征。魏王犹豫不决,一方面担心司马懿权势日盛,另一方面又畏惧诸葛亮的智谋。最终,在群臣的劝谏下,魏王决定派遣其他将领率部攻打蜀国。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决定主动出击。他设下妙计,诱使魏军深入蜀地。在狭窄的山谷中,蜀军伏兵尽出,魏军被杀得丢盔卸甲。经此一役,魏国元气大伤,数年之内无力再战。而蜀国内部,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日益强大,为之后的北伐奠定了基础。战后,诸葛亮并没有停下步伐。他深知益州疲敝,必须尽快恢复国力。于是,他推行屯田政策,鼓励农桑,兴修水利。

    同时,诸葛亮也没有忽视军事方面的发展。他亲自训练新兵,研究兵法战术,并且制造新式兵器。蜀地人民对诸葛亮充满敬仰,纷纷响应他的号召。

    几年过去,蜀国逐渐繁荣昌盛起来。此时,诸葛亮心中的北伐之志愈发强烈。他决定再次出师,完成先帝遗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