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非常可行,可操作性很高。
“小陈的提议确实非常不错,但是我方主力该如何布置?伏兵又该如何布置?如果敌方有援军,我方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都还得继续再斟酌仔细一些。”大家的思维都被框在了这十几天的惯性思维当中,都疏忽了对方有援军的可能性。现在听了无忌的提醒才大吃一惊,如果敌方真的准备了援军,而我方没有任何准备的话,轻则损兵折将,重则全军覆没。
“孙子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兵法亦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知道,不可不察也。不管敌方有没有准备援军,我方都应做好完全的应对之策。而且战事凶险,不但关系到我们整支船队一万多人的生死存亡,还关系到我们背后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赖以生存的生计。因此各位弟兄都要明白我们肩上的责任之重,在做每个重大决策之时,都必须慎之又慎,才能确保我们的基业长存。”张夫子又趁机教导手底下的兄弟们。
“既然打硬战就有可能发生对撞,但我们的秦级战舰体型过小,即使经过加强在碰撞中也难以占据优势。最少必须得有汉级舰船打头开路,我们才能在碰撞中立于不败之地。”经过认真地思考,大弟也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弟说得对,必须要有汉级舰船参与,最少要有两艘才稳妥。”在座的几人中,唯有大弟未曾经历战事,虽有山伯的长时间教导,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未见过血的兵都算不得老兵。因而大弟也能给出不错建议,无忌顿感欣慰无比。
“既是要快速击溃敌方军阵,又不能过早暴露我方的反攻大杀器,主攻战队在增加两艘汉级战舰的基础上还需增加最少五艘的秦级战舰。有两艘汉级战舰打头,还有三十五艘的秦级战舰跟随,据我估计只需来回凿穿敌方军阵两次,大概要一个时辰左右就能击溃敌方的百艘战船。”议事时经常沉默寡言的杨铭也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
“牵制敌方迂回包抄的两个军阵,各需十五艘秦级战舰就足以拖住他们两个时辰以上了,至于应对敌人援军只需十艘秦级战舰即可。当敌人发现情况不妙时,再派出援军,赶到战场时,留给他们救援的时间绝对不足小半个时辰。因此牵制敌方援军的战舰只需二十艘,即使对方把先锋队轮换的三百艘战船全部派过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