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困局谋筹(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些时间来彻底平定北方的局势。

    “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夺取荆州。”诸葛亮继续说道,似乎在安慰自己,也安慰着洛川。

    然而,洛川并不这么认为。他反驳道:“军师此言差矣,曹操乃是当世之奸雄,其行动不可以常理度之。如今曹操已经大破袁熙和袁尚,正在进攻乌桓,一旦他扫平乌桓,恐怕他会立刻南下。”

    诸葛亮看着洛川,似乎觉得他在无理取闹,问道:“曹操不需要休整吗?”

    洛川坚定地回答:“曹操在许昌地区屯田多年,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粮草。况且,兵贵神速,我想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

    诸葛亮沉默了,他开始考虑最坏的情况,却发现自己一时也难以找到解决之道。他叹了口气,说:“此事容我考虑考虑。”诸葛亮一时也无法给出答案。

    洛川看着陷入沉思的诸葛亮,心中不禁感到一丝绝望。难道他们只能等待赤壁之战的结果,然后再想办法占领荆州吗?

    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等待,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

    经过漫长的一夜深思熟虑之后,东方天际方才泛起鱼肚白之际,诸葛亮便派人去请刘备、徐庶以及洛川前来共同商议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待众人齐聚一堂后,诸葛亮率先将关于洛川的假设详细地讲述给刘备和徐庶二人聆听。

    只见诸葛亮面色凝重,缓缓说道:“倘若有朝一日刘表不幸离世,而曹操又趁机率领大军来犯,那么襄阳城中的那些世家大族定然不会选择与曹操正面抗衡,他们极有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向曹操屈膝投降。”此语一出,犹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在场之人皆神色大变。

    徐庶闻言,心急如焚,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片刻之后,他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说道:“所幸如今我们已经与刘琦交好,若真到了事态无法挽回之时,或许还能够前往江夏暂避灾祸。”然而,徐庶心中亦深知此举不过是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刘备此时亦是心情沉重无比,他自然明白一旦避祸江夏,就意味着彻底丧失了主动权。自此以后,自己是否还有机会争夺天下,恐怕就得仰仗江东孙权和曹操的态度行事了。想到此处,刘备不禁长叹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