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棘手的话题,需要审慎对待。
李长离沉思了良久,轻叹了一声,婉转地向赢复陈述了自己的观点:\"陛下,谶纬之说虽然深受百姓和士族的关注,但其中多有未经证实的成分。不如依照先贤的古训,以儒家经典为根本,引导百姓远离这些荒诞的言论。\"
李长离娇艳的红唇轻启,娓娓分析道:\"只有让人民心系仁义,信奉儒学,大秦才能真正的昌盛稳固。若是纵容这些谶纬之说肆意泛滥,恐怕会动摇民心,引发更多的动荡。\"
赢复倾听着李长离的睿智见解,不由点头表示赞同。他最终决定迅速采取行动。
在一次朝会上,赢复当即下达了一道庄严的圣旨。
\"自今日起,除了朝廷内部的正统谶纬之说外,一概不允许任何百姓或士族散布其他非朝廷颁布的谶纬言论。违者,依法严惩不贷!\"
赢复的这一决定无疑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一片哗然。毕竟,谶纬之说向来深受百姓的认可,连许多世家大族,乃至勋贵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
但赢复并未因此而动摇。他清楚地认识到,若是放任这些谶纬之说泛滥,必将动摇大秦民心,引发社会动荡。作为大秦的明君,他必须果断的采取措施,才能确保大秦的稳定。
虽然这一举措难免会引发一些大秦内部不满的情绪,但在赢复的坚定领导下,局势还算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百姓们虽然对朝廷的禁令颇有微词,但终究还是无奈的逐步服从了上位者的旨意。
一时之间,谶纬之说在秦国境内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赢复持续大力推广的儒家思想……
在禁止谶纬之说的圣旨颁布之后,赢复又开始着手调整朝堂内部的权力格局。
赢复深知,保持文官和宦官势力之间的微妙平衡非常的关键。若是任由某一方的势力过于强大,必将引发国朝野的内部纷争,动摇大秦的根基。
因此,赢复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宦官群体的扶持力度。他在朝堂上悉心培养和提拔了一些相对忠诚可靠的宦官,使他们的影响力能够与文官势力相匹敌。
在赢复的精心谋划下,朝野上下掀起了一股激烈的角力之争。文官和宦官两大阵营你方唱罢我登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