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华丽的雕刻,没有昂贵的装饰,一切都遵循着嬴复生前的嘱托。
大秦的士兵们整齐地排列在四周,他们身着黑色的铠甲,如同一片沉默的乌云。
他们的表情凝重而哀伤,这些士兵们大多是跟随嬴复征战多年的,曾经在嬴复的带领下南征北战,抵御外敌。如今,他们的皇帝离去,他们眼中噙着泪花,却努力不让泪水落下,因为他们知道,在这样的场合需要保持军人的尊严。他们手中的兵器都垂直向下,以最敬重的姿势向逝去的秦皇致敬。
百姓们从大秦各地赶来,他们穿着素色的衣衫,绵延数里。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怀抱幼儿的妇女,有年轻力壮的青年。
老人们用干枯的手抹着眼泪,嘴里念叨着嬴复在位时的种种善政:减轻赋税,兴修水利,让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妇女们则轻声哭泣,她们感激嬴复在位时对家庭的保护,让她们的丈夫能够平安归来;年轻人们一脸肃穆,他们在嬴复的统治下成长,憧憬着能像他一样建立功勋。
百姓们纷纷在路边跪下,向着墓穴的方向磕头,口中呼喊着对嬴复的感恩与悼念之词。
士族们也纷纷前来。他们身着素色的长袍,头戴儒冠或者簪缨。一些有名望的士族代表,在葬礼上诵读着为嬴复撰写的祭文。
祭文之中,细数着嬴复的功绩:他如何复兴嬴氏,如何在乱世中统一大秦,如何在对外战争中让大秦威名远扬。
士族们的表情复杂,既有对嬴复离世的悲痛,也有对大秦未来的担忧。他们知道,嬴复的离去是大秦的一大损失,但他们也期待着新皇嬴安能够继承嬴复的遗志,继续带领大秦走向辉煌。
在葬礼进行到高潮时,天空中突然飞过一群大雁,它们发出阵阵哀鸣,仿佛也在为嬴复的离去而悲恸。风,轻轻吹过,扬起地上的尘土……
数日后,金碧辉煌的朝堂上,秦皇嬴安高坐于龙椅之上,群臣分列两旁。
朝堂内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众人皆知今日要商讨新的年号这一重大之事。
嬴安环视群臣,缓缓开口道:“朕父皇在位时,大秦威震四方,如今朕初登大宝,年号之事需慎重。
朕欲得一年号,能彰显大秦尚武之风,且寓意大秦不断向前进军,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