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残忍,毕竟这些肃慎人也是大秦的子民,应该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更多的人则认为,在这种叛乱频发的时期,必须要采取严厉的手段来维护大秦的稳定和威严。
于此同时,一则来自北疆的噩耗如同凛冽的寒风,呼啸着传入咸阳城。
镇北侯独孤应蛟病逝,将星的陨落让整个大秦的天空似乎黯淡了几分。
嬴安坐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之中,当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心中泛起一丝彷徨。他和父皇嬴复在数年前就知晓了独孤应蛟那隐藏在深处的秘密——他本姓刘,乃是汉室宗亲。然而,这个身份并没有影响独孤应蛟对大秦的忠诚。
独孤应蛟的弟弟独孤傀,也是一位忠勇之士。为了大秦的边疆安宁,他死守阿勒楚喀。在残酷的战场上,他率领武宁军面对乌桓人的猛烈攻击,未曾退缩一步。
当独孤傀最终被乌桓人抓获时,他展现出了令人敬仰的气节,宁死不降。乌桓人被他的倔强所激怒,竟用残忍的五马分尸之刑来对待他。
而独孤应蛟,在得知弟弟如此惨烈的死讯后,没有丝毫怨言,更没有举兵反叛的念头。他依然坚守在自己镇守边疆的岗位上,将自己对大秦的忠诚贯彻到底……
或许是因为隐姓埋名的压抑,又或许是弟弟身死给他带来的巨大伤痛,独孤应蛟终身未娶妻,也没有留下子嗣。他将自己的后半生都奉献给了大秦,如同蜡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大秦的北疆。
嬴安对此不禁感叹不已。他望着远方,仿佛看到了独孤应蛟在北疆的风沙中坚毅的身影。他深知,像独孤应蛟这样忠诚无私的臣子是大秦的瑰宝。如今他的离去,不仅是大秦军事力量的损失,更是一种精神的缺失……
翌日,阳光洒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上,群臣齐聚,气氛庄重而肃穆。嬴安端坐在威严的龙椅之上,俯视着朝堂上的群臣。
嬴安缓缓开口,提及独孤应蛟之事。他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犹如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诸位爱卿,镇北侯独孤应蛟已逝,此乃我大秦巨大的损失。朕以为,除了让他进入英灵阁之外,朕还欲建立大秦武庙,将他的牌位供奉于其中。”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武将竺世卿听闻,眼中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