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朕之大秦,当以儒学为正统。荆南邵陵郡亦是大秦之土,百姓理应信奉儒学。若任由‘梅山教’在那里盛行,如何能让朕之子民与大秦同心同德?”
文臣江革赶忙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先派遣一些儒士前往,以温和的方式传播儒学,了解当地百姓的想法,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嬴安听了这话,神色稍缓,他沉思片刻后说道:“爱卿之言,不无道理。朕就命你挑选一些学识渊博、善于言辞的儒家士人前往荆南邵陵郡。
但朕给你们时间,不可拖沓,朕希望看到荆南邵陵郡的百姓早日信奉儒学。”
江革恭敬地领命道:“陛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武进三年二月初,高原羌地如同被风云笼罩的神秘之地,局势悄然发生着变化。广袤的高原上,此时有着五股势力盘踞。
大秦已经占领了部分高原之地,其威严的军旗在高原的风中猎猎作响,象征着大秦的统治力量。然而,在其余的高原地域,另外的势力也各自占据一方土地。
发羌是一个有着独特风俗和坚韧意志的部落,他们与唐旄部落达成了同盟。唐旄部落的人们则擅长在高原的艰苦环境下生存,他们知晓何处有水源,何处有可供躲避风雪的山谷。
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他们的营地相连,帐篷如同繁星般散布在高原上,在风中发出呼呼的声响。
而象雄和门人这两个部落也结成了同盟。这两个同盟在高原上互相对峙着,就像两头蓄势待发的巨兽。
翌日,朝堂上气氛凝重而严肃。秦皇嬴安高坐于龙椅上,大臣们分列两旁。今日的议题便是高原羌地的局势。
武将耿秉,身姿挺拔,一脸坚毅地出列。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响亮地响起:“陛下,末将以为,高原上如今这两个同盟互相争斗,此乃必然之事。
他们各有野心,也各有力量,如此争战下去,迟早会分出胜负。然而,末将对羌地流传的大一统国家,吐蕃传闻深感担忧。如果羌人真的建立了吐蕃,恐怕日后将成为我大秦的劲敌啊!”
嬴安听闻,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的目光中带着思索,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
嬴安深知,天下局势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