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三年八月末,阳光洒在大秦的土地上。此时的大秦内地,已经太平了二十三年。关东地区在太平盛世的背景下,蓬勃发展的如同燎原之火,迅猛而不可阻挡。
秦皇嬴安端坐在龙椅上,他的目光中透着沉思。天策军早已驻扎洛阳以镇摄河南,那里一片繁荣景象。而河北之地如今也日渐富庶,成为继关中、巴蜀、河南之后大秦的第四个重要税收地。
嬴安心中却始终有个疙瘩,尽管现在河北百姓和士族对大秦忠心耿耿。但当初河北支持刘秀之事,就像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大秦君臣心头。
毕竟,河北之地富庶无比,更是刘秀曾经的发家之地,这让大秦君臣们始终有所忌惮。
嬴安在朝会上,神色严肃地问道:“众位爱卿,如今河北发展迅速,虽看似忠心,但朕内心仍有些忧虑。众位爱卿觉得,该如何制衡河北?”
文臣江革率先出列,他恭敬地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可从官员任命入手。选派对我大秦忠心耿耿且有能力的官员前往河北任职,掌控地方政务。如此一来,便可将河北之地的治理权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文臣龙方等紧接着站了出来,微微欠身道:“陛下,微臣觉得在经济上也可加以制衡。可调整河北之地的赋税政策,让其财富不至于过度集中,既能保证朝廷税收,又能防止河北地方势力因财富雄厚而滋生不轨之心。”
武将耿秉抱拳上前,声音洪亮:“陛下,末将认为军事上不能放松。可在河北周边增加驻军数量,形成威慑。但驻军也不可过于扰民,需恩威并施。
并且,定期举行军事演练,展示我大秦的军威,让河北之地的人不敢有异动。”
嬴安听着大臣们的建议,微微点头,他在龙椅上沉思片刻后说道:“众位爱卿的建议皆有可取之处。”
嬴安微微叹息了一声,那声音在朝堂上轻轻回荡着。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朕对内施行仁政,对外采用王道。河北百姓与士族如今也是朕的子民,朕不会因此而多加重他们的税收负担。”
大臣们听着秦皇的话,心中对这位君主的仁善又多了几分敬意。
嬴安顿了顿,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然而,河北毕竟是刘秀起家之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