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以传统工艺为主导的古代世界里,一切都仿佛遵循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既定模式缓慢发展着,然而李贤,却犹如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以其有着超前眼光和创新思维,在这片略显守旧的天地里,闪耀着别样的光芒。他一直对当时所使用的轴承状况感到深深的不满,而这份不满,也促使他不断去探寻改进之道,试图为这个古老的世界带来一些新的变革。
彼时,市面上常见的轴承,实在是难以让人满意,它们要么是用陶盘制作而成,要么便是取材于那随处可见的榆木疙瘩。先说这陶盘制作的轴承吧,那可也是经过能工巧匠们一番精心雕琢的。陶土在匠人们的巧手之下,先是被塑形,经过反复地拿捏、修整,使其具备了大致的轴承模样,而后再送入窑中,经过高温的烧制,最终呈现出一定的规整形状。可即便有着这般用心的制作过程,它天生就有着致命的弱点——易碎。
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哪怕只是稍微受到一些外力的撞击,比如马车不小心碾过一块稍大些的石子,又或者是长时间处于较为颠簸的运转状态下,像是行走在那布满车辙印、坑洼不平的道路上,车轮下的陶盘轴承便极易出现裂痕。起初,那裂痕或许只是如发丝般细微,可随着车轮的持续转动,震动不断加剧,那裂痕便会迅速蔓延开来,进而破碎开来。就好比商队运输物资的马车,正悠然地行进在道路上,突然就会从车轮处传来“咔嚓”一声脆响,那声音在寂静的路途上显得格外刺耳,紧接着,整个车轮的转动便会变得卡顿,原本顺畅的前行节奏瞬间被打乱,甚至直接无法继续前行。
这时,商队的人们便只能无奈地停下,围着那出故障的马车,眉头紧皱,满脸无奈。车夫们赶忙查看情况,发现是陶盘轴承碎了,便只能唉声叹气地从车上取下备用的轴承进行更换,可这一换,往往就得花费不少时间,还得好几个人一起动手,又是拆卸车轮,又是清理残渣,忙得不可开交。而且,这还不算完,若是备用的轴承也用完了,那还得派人去附近的城镇寻找新的轴承,一来二去,物资运输的效率可就大打折扣了,原本计划好的行程也被耽搁,后续还可能影响到各方的物资供应,着实让人头疼不已。
而那用榆木疙瘩制作的轴承呢,虽说有着取材方便、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毕竟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