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李贤研发轴承和大炮(5/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器的质量也更上一层楼,火铳的枪管更加笔直、精准度更高,手榴弹的外壳更加坚固、爆炸威力更稳定,炸药包的装填和引爆装置也更加可靠。整个工坊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有条不紊的繁忙景象,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持,让军队在战场上更具战斗力。

    李贤研制出的这个轴承,就如同给整个汉水郡的发展装上了一个高速运转的齿轮,带动着各个方面都朝着更加高效、繁荣的方向迈进,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可能,也让众人看到了在这古代世界里,科技创新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

    然而,李贤的创新脚步并未就此停歇。铁矿的开采,为他带来了更多可以大展身手的机会,他利用现代人的知识,开始琢磨起炼钢的方法来。经过多次尝试,他发现了一个颇为巧妙的炼钢之道。

    在生铁呈半液体或者液体状的时候,李贤会加入铁矿石粉,然后便如同一位专注的大厨在炒菜时不停地翻炒一般,不停地搅拌着那混合的铁水与铁矿粉。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化学原理呢。原来,在搅拌的过程中,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它们能够去除生铁水中一部分炭,并将其中的杂质以渣的形式分离出来,就这样,通过持续的搅拌、氧化以及去渣,便能直接得到钢了。

    李贤将这个过程形象地称之为“炒钢法”,这名字既通俗易懂,又十分贴切,让人一听就能联想到那不停搅拌的画面。而且,利用这炒钢法,还能通过不停地控制时间,来得到不同含碳量的钢呢。若是搅拌时间较短,去除的炭相对较少,就能得到低碳钢;若是适当延长时间,就能得到中碳钢;而进一步精准把控时间,让反应进行得更充分,去除更多的炭,便可得到高碳钢了。

    这低碳钢韧性好,就如同柔软而坚韧的藤蔓一般,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弯折和拉伸,不易断裂,可它的强度相对较低些;中碳钢则在韧性和强度之间达到了一种较好的平衡,既有一定的柔韧性,又具备较强的抗压、抗磨损能力;高碳钢的强度那可是相当高了,坚硬无比,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宝剑一般,不过它的韧性就稍显不足了。

    李贤深知不同含碳量的钢有着各自的特性和用途,于是根据实际需求,他精心制作了不同的钢。凭借着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