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与智慧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他们强调着李贤对于整个地区发展的宏伟规划,那是一个涵盖了农业、商业、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全面振兴的伟大蓝图。他们诉说着李贤的坚定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将义无反顾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尤为关键的是,在阆中城新发展的众多党员中,有着不少人与这四个县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老乡关系。这一份天然的情感纽带,成为了李贤手中最为有力的一张王牌。他们或满怀思念地走亲访友,在那熟悉的庭院中,围坐在一起,品着香茗,分享着自己在阆中城的所见所闻;或热情洋溢地召集乡邻聚会,在那热闹的氛围里,以自身的经历与感悟,现身说法。他们讲述着在李贤的领导下,阆中城如何在战火的洗礼后迅速恢复生机。曾经被硝烟弥漫的街道,如今已是店铺林立,商贾往来;曾经荒芜的田野,如今已是稻穗飘香,丰收在望。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士兵们不仅有着高强的武艺,更有着高尚的品德,他们与百姓亲如一家,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
这种亲情与乡情的双重催化,恰似一把把神奇的钥匙,逐渐打开了这些地区官员与民众心中那扇紧闭的疑虑与恐惧之门。西水的郡守,独自一人站在江边,望着眼前滔滔的江水,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他深知,若继续抵抗,只会让这片土地陷入无尽的战火,让百姓们遭受更多的苦难。与其如此,不如顺应大势,追随李贤,为本地百姓谋一条光明之路。晋安的折冲都尉,在那静谧的夜晚,与来访的党员促膝长谈。党员那激情澎湃的话语,那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描绘,深深打动了他的内心。他意识到,唯有追随李贤,方能让麾下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士兵们有更好的归宿,方能让他们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价值。南部的官员们,在听闻邻县亲戚传来的消息,又亲眼目睹了李贤军队对待百姓的宽厚仁慈后,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也彻底消散。他们深知,这是一个值得托付的领导者,一个能够带领他们走向繁荣昌盛的领袖。
于是,在这种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西水、晋安、南部这四个县无一例外地纷纷打开城门,选择了向李贤投诚。当李贤的军队踏入这些县城时,百姓们欢呼雀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