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摧毁。
郭英义见状,改变策略,企图从城北突破。然而,城北的深涧成了他们的噩梦。李卓早有准备,他安排士兵在涧边设置了绊马索与尖木桩。当敌军试图强行渡河时,不少士兵被绊马索绊倒,跌入涧中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侥幸踏上岸边的,也被尖木桩刺伤。
此时,城中的守军士气大振,在李卓的带领下,他们主动出击。黑盔玄甲军如黑色的闪电般从城门杀出,直扑敌军混乱的阵脚。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响彻云霄。郭英义的大军在这突如其来的反击下,阵脚大乱,节节败退。李卓则率领着守军乘胜追击,利用地形对溃败的敌军不断进行袭扰,最终成功击退了郭英义的大军,西充县城在战火中依然屹立不倒。
尽管李卓凭借着地形优势给予了郭英义的大军沉重一击,可毕竟双方兵力悬殊巨大,二十五万对两万五千,这仿若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天平逐渐倾斜。
郭英义在经历初期的挫败后,重新调整部署,以人海战术展开更为猛烈的攻势。一批又一批的敌军士兵如汹涌的恶浪般持续不断地冲击着西充县城。他们不再单一地依赖云梯与攻城车,而是采用了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方式,弩兵在后方掩护,枪兵在前排组成密集的方阵,步步紧逼。
李卓的守军虽拼死抵抗,黑盔玄甲军在城墙上一次次将攀爬而上的敌人斩杀,可长时间的战斗使得士兵们疲惫不堪,体力渐渐不支。城中的箭矢也即将告罄,滚木礌石也已所剩无几。而敌军却似乎无穷无尽,源源不断地补充着兵员,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
在又一轮激烈的交锋后,敌军终于突破了一处城墙防线,潮水般的士兵涌入城中。李卓见状,亲自率领剩余的黑盔玄甲军和部分守城官兵奋勇抵挡,他们在城中的街巷里展开了惨烈的巷战。但寡不敌众的劣势愈发明显,身边的士兵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街道。李卓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战死,满心的悲愤与无奈,却也无力回天,只能带着残兵败将且战且退,西充县城渐渐被敌军的铁蹄所践踏。
李卓在这激烈的攻防战中,始终保持着冷静与敏锐。他一边指挥着士兵们苦苦支撑,一边暗自估算着时间。他深知,以己方目前的兵力状况,想要守住西充县城已是奢望,而此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