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案(43)(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女子,做了无辜之事!”

    包拯心道:“这母亲的言辞虽悲痛,但她绝对无法为恐惧的事实隐瞒真相。”他开始仔细观察李母的神色与举动,发现她的左手时常抖动,显然心中有愧。

    “婆婆,您可否告诉我们,李婉在被捕之前是否接触过什么人?”包拯问。

    “她…她曾与一个陌生的书生有过往来。”李母终于坦诚,似乎对自己并不十分肯定。

    展昭心中一动,立即对李母展开审问,“此书生,名为何人?”

    “我只知道他叫李逸,是个才子,但从未见过正面。他常常来访我女儿,问她学习之事。”李母叹声说道。

    包拯和展昭对视一眼,心中暗想,这个李逸若真是受害者的情谊之人,必得另行查访,或许会有所揭示。

    几日后,展昭带着王朝与马汉再次拜访李亚的家。王朝为细高,气宇轩昂,武艺不俗,而马汉则是粗犷汉子,力大无比,常在江湖上闯荡。四人合力搜寻李逸的下落。在一处繁华茶楼里,他们找到了李逸,未曾想此人面容憔悴,似乎受尽委屈,一见包拯便哀求道:“包大人,若我有冤屈,请一定为我洗清!”

    “李逸,你可知李婉的事?”包拯审视着他,直逼其心。

    李逸忧伤地抬头,满脸愤懑:“李婉自是无辜,但我去了她家,曾听说她的父亲因与权臣有冲突,恐怕这其中另有所图!”

    “你的话令人深思,但你需要说得更清楚。”包拯感知到其中深意。

    李逸遂将事情说出,原来李婉的父亲在生前曾得罪了一位权臣,因此隐藏了反叛的线索,试图寻找机会再度翻身,导致了李婉被冤枉。李逸还提到,李婉自幼喜爱书画,他深知她不曾有反国之意,却因权臣伪造了李婉的书信,故而成为了被制裁的一方。

    “看样子,内外勾结的阴暗交易,必不可免。”公孙述惦记着线索,似乎一切都已经明了。

    李逸愤然道:“这些权贵为了利益,连家眷都不放过,以我为嫁,想要刁难李婉!我誓言一定为她正名!”

    在四人深入探查后,包拯忽然想到了一个激烈的场景。他决定伪装成官兵回到李婉的家中,再次审问李母,试图寻找更多的证据。蓦然,他与公孙述到达李家,发现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