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才学可比肩李斯?(3/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问你他能忍得住?!

    我都忍不住!

    因此可以这么讲,如果站在面前的这位萧何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作为一统天下、威震四海的始皇帝嬴政必然会对其予以重用。

    毕竟当下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内忧外患纷至沓来。

    对外而言,匈奴屡屡犯境,侵扰边疆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内来说,那些六国的残余势力贼心不死,暗中煽动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闹事造反。

    秦始皇嬴政又何尝容易呀!

    世人皆称其为暴君,可这所谓的暴君名号究竟因何而来呢?

    无非就是修建万里长城以及征发大量民众去服兵役罢了。

    然而,修建长城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他个人的私欲吗?

    非也!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让华夏大地上的黎民百姓不再遭受匈奴铁骑的肆意践踏和掠夺啊!

    即便是到了后世的诸多朝代,依旧依靠着这座雄伟壮观的长城来抵御外敌的入侵。

    再谈到“焚书坑儒”这件事情,说实话,我都懒得过多解释了。

    先说“焚书”吧,究其根源,乃是当时有人向秦始皇进言,提议恢复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度。

    这一谏言无疑触碰到了秦始皇心中最为敏感的神经底线,他绝对无法容忍这种可能导致国家分裂、诸侯割据局面再度出现的主张。

    于是乎,一场大规模的“焚书”行动就此展开,其目的在于彻底否定这种议政观点,以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稳固性。

    至于“坑儒”嘛,则是由于秦始皇遭到了一些方士们的欺诈和蒙蔽。

    更有甚者指出,秦始皇所坑杀之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学者,而恰恰是那些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的方术士而已。

    由此可见,秦始皇实际上并未真正地实施过所谓的“焚书坑儒”之举。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被那些胸无点墨、不学无术的读书人造谣生事、恶意抹黑所致!

    “既然如此,萧何,那朕就考考你。”嬴政面带笑意地看向萧何,眼神之中闪烁着几分好奇与期待。

    萧何微微躬身,不卑不亢地作揖道:“陛下请问,草民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