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附和道:“不错,况且陛下年轻时,不是也是平原县出身吗?岂能因出身低微,而埋没了贤才?”
这番话,说到了刘备的心坎里去了。
刘备曾经为平原县,在讨董卓时,正是竖起了那杆“平原县刘备”的旗帜。
这也让刘备曾经遭遇无数人的白眼和耻笑。
尤其是袁术,说了句鼎鼎有名的台词“术生平未闻天下有刘备耶”……
刘备沉吟再三,最终终于点头。
“好,既然是小军师的保举,朕通通答应便是。”
说着,刘备吩咐一旁的宦官说道:“记住刚刚军师所说的名字了吗?传朕口谕,每人官升三级,随军伐吴。”
“谢陛下!”
范阳兴奋的喊了一声。
其实范阳心说,马忠是贤才这话并不是他范阳最先说的,其实是历史上刘备在猇亭兵败以后,得到了马忠带队的兵员补充,也可以说是护驾吧。
最终刘备才平安回到了白帝城,因此刘备在最后的人生中,说出了“朕虽失黄权,但又得狐笃,天下真不缺贤才”这话。
此刻,刘备在下旨后,又想了想,补充道:“朕不喜欢他马忠的名字,朕要将他的名字,重新改回狐笃。”
“遵旨。”
范阳哭笑不得。
也罢,刘备高兴就好,谁让他是一国之君呢。
范阳保举的这些将领,都是蜀汉后期的擎天之柱。
比如说王平,张嶷和张翼。
甚至包括廖化。
这其中,廖化的能力是最被人低估的。
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直接把廖化的能力给无视了。
他在六七十岁的年纪,还能追随姜维北伐,可见非同一般。
还有王平,蜀汉后期汉中的守门大将。他此刻虽然官职卑微,甚至还不如范阳这个军师中郎将的官职高,但他未来的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拥有无限潜力。
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他能劝谏马谡,就能看得出他确实拥有过人的本事。
至于张嶷和张翼,也都是被低估的将领。
张嶷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县人,刘备在平定益州时,山贼趁机打劫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