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飞鸽传书(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育,才能利用它来传递紧要信息。

    顶级的信鸽,甚至能超过一千公里回巢,时间只要一天。

    信鸽直到隋唐才出现,但这时候也已经流行养殖肉鸽。

    “为了掩人耳目,干脆就让两个弟弟专门以养鸽为生。”

    喝完酒,史阿便算是正式上岗了。

    “公子!这里就是许都奴隶市场!”

    不用二虎说,王垕已经看到了。

    史阿叹道:“天下纷乱,诸侯并起,灾民遍野,这奴隶市场,也越发兴盛了。”

    “嗯?史阿!不想你还有忧国忧民之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属下若不是偶有际遇,如今大概也在这些奴隶棚之中,成为被人挑选的奴隶。这些奴隶,以前大部分也是庶民,只是由于战争和天灾,才沦落为奴。”

    王垕不再说话,史阿说的没错,奴隶在一定程度同财产等同。

    《僮约》中提到,奴隶不得有二言。

    汉律中规定奴隶状告主人或者主人的家人,是不予受理的,地位之低可见一斑。

    正因为如此,所以奴隶在当时连庶人都不如,能成为庶人竟是一种恩赐。

    身为奴隶,与自由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会受到严苛的管制。他们被严格限制饮酒,甚至不能私交朋友。如果不听管教还要遭到鞭笞。更可悲的是,这样一副生活景象普遍的存在于汉朝的社会当中。

    一般说起汉朝,都会将其与唐并列称为盛世,认为奴隶不过是少数。

    但这完全是假象。

    以公元156年汉桓帝时期人口5006万计算,全国奴隶总数可达到1347万之多,也就是说,此时的真正人口,其实有六千多万,但全国五分之一的奴隶竟然不算在人口之内。

    那是和平年代,奴隶占比如此之大,现在是战乱之年,不用想,这个比例肯定更惊人。

    王垕走了一圈,发现这里的奴隶市场非常规范,贩卖奴隶的主人们,每一家都将奴隶按照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工种、特长等分门别类,明码标价。

    王垕走了几家,发现价格比自己想象的便宜很多,也许是战乱的原因。

    成年壮汉大概在一万至一万五千钱的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