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曹仁升帐,立军令状(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牟县,怀恩亭。

    十一月初三,大雪。

    王垕已经拿着册封怀恩亭侯的圣旨至县衙,而司马朗如今被迁为中牟县令,自然很快就给他办好了食邑和封地造册手续。

    不仅如此,司马朗还亲自随王垕来到了怀恩亭,监督官员办差。

    此时十里为亭,设亭长,王垕叫来自己的三弟王黎,就是要他来当这个亭长的。

    虽然王黎才16岁,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别说16岁,就是五六岁,就已经要开始干活了。

    “仲谋!这怀恩亭仅仅二百六十户,我将从老山亭给你迁四十户人口,补足三百户之数。良田三千亩,此为虚数,实则包括荒山,此事,却只能如此。”

    王垕当然理解,其实他要不要什么良田都无所谓,他可不指望种田养活自己家和自己的部曲。

    他现在有私兵一千多,光靠种田养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就算是曹操,行屯田之策,这都花了好多年,才养活那么点兵马,官渡之战没两个月粮食就顶不住了。

    不是荀彧不给他从许都运粮过来,是实在没有。

    粮在谁手里?

    在门阀士族。

    一千多年的门阀制度,从黄巢打破之前,其实天下格局是两个势力的博弈。

    门阀和军阀。

    门阀掌钱、粮、地。还有官员晋升通道。

    军阀掌兵。

    双方合作,统一天下。

    双方闹掰,天下大乱。

    王莽想改,直接噶。

    连李世民都得妥协。

    曹老板手里有兵,但门阀显然抠得很,他们在曹袁对峙时,不知道多少门阀世家与袁绍有往来。

    最后曹操觉得杀不完,若杀,就要摆在明面上翻脸掀桌子,干脆不看内容,直接一把火烧了,这才是烧信典故的正解。

    不等王垕多想,司马朗已经将文书交给了他。

    古人是聪明的,以往文书都是以绢布造册,现在有了竹纸,便立刻变成了以麻绳装订竹纸,做成精致的小册子。

    “仲谋!赶紧安排一下家事,曹仁将军已经在等我等入营议事了。”

    就在王垕沉思时,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