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自温鹭,温九清很难相信这句话是从自己这个比长子顽劣得多的次子嘴中说出。他印象中温鹭是那个,总是跟在温北君后面东混西混的儿子。
“我们都可以为国捐躯,这就是我们温家人的命运,但是这不是小妹的命运,爹。”温鸾重重的磕了两个头,那句爹拉的很长。是温鸾,就算只比弟弟大了半刻钟,却一直扛着大哥的担子,很早就失去了幼稚,老成如温九清。
“恳请爹护小妹周全。”
董成是温家的老仆人了,从温九清父亲那代人开始就是温家的老仆了。按情理来说,他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离开温家,他已经一大把年纪了,没必要为了这把老骨头离开如亲人般的主家了。
“老爷,您和两位公子跑吧,老董我留下来就好了。”
董成很喜欢温鸾和温鹭,他们看起来就像是温九清和温北君的翻版。他膝下无子无孙,对于温九清一直视如己出,温鸾温鹭更像是自己的亲孙子。老人知道温九清同意的几率不大,但他还是尽力想再劝劝温九清。
“董伯,明早天一亮,你就带着小鸢往西走,我前些天给北君写了封信,会比你们早些到。”温九清看着这个亦仆亦亲的老人,深深鞠了一躬,“九清求董伯,护小鸢周全。”
温九清桌子上放了很多封信。
其实他也是有党派的,他是学宫党。曾经在贺熙取代老相胡宝象时盛极一时,随着贺熙倒台又很快退出党争舞台。温九清就是学宫党反叛的最后一道底牌,所有人都对老祭酒韩遂昌的一句“十年之内是郡守之才,二十年内是丞相之才,三十年内,可扶大厦之将倾,挽大魏之狂澜。”深信不疑。
有朝堂新贵玉琳子,也有在野的师兄前相贺熙,甚至还有元孝文的一封信。大部分都是劝他离去,河毓郡可以没,官可以降,但是他这个人不能死,人活着才有本钱在官场上爬。人死了那天,再好听的谥号又有什么用呢。
也有不同的,元孝文用了很久没有出现过的四王子的口吻,问候这个真正意义上的扶龙之臣。谁都不是傻子,他被放弃了。这是意料之内的事情,他没有站在元孝文的队伍里。但是这封信的意义,绝不是告诉他,他被放弃了,而是告诉他,大魏,放弃了河毓郡,和它的三万户百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