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契合技术和船体结构的设计都要求非常高。运输舰因为其用途特点,就意味着无法像战舰一般装备大量的作战武器。战力薄弱的运输舰必然就需要速度超越战舰,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如何在局部受创的情况下,让运输舰快速堵漏并继续保持航速,等等许多问题。不过目前考虑的运输对象主要是人,对运输舰的运载能力暂时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由于新型战舰和运输舰的海上试航成功,八月初,军政部制定了海军的出征计划。同时在兵役司训练的两千五百名新兵被编入护卫军和海军。其中护卫军各营下辖新增两个连,八百人。海军海战营下辖新增两个连,两百四十人。海军陆战营下辖新增七个连,一千四百六十人。
十月,早已整装待发的海军终于是接到了军政部的命令,出征朝鲜半岛上的三韩。三韩地形多山,人口稀少,并不被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放在眼中。军政部就是要趁着这样的机会扩充地盘,并且以半岛为桥梁,进攻倭奴国。羊景在军政部的会议上是这么说的:“三韩气候温和,适合农耕,山林茂密,药材丰富。倭奴国多火山,生活环境恶劣,导致民风凶悍,相互厮杀严重,是我们大量抓捕奴隶的好场所。我们人少,我们的士兵需要装备齐全,才能一个顶俩,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挖矿的力度,所以我们需要的奴隶越多越好。”
十月初七日,被命名为老营壹号的海军第一艘战舰,保护着两艘分别被命名为运壹号和运贰号,满载着海军士兵和大量物资的运输舰,从沓津港出发,驶往三韩。出征没有什么华丽的仪式,只是众将士干了一杯水酒,说了几句豪情壮语,就击鼓出发了。
此次随行出征的有程羽、羊景和一些有经验的工匠,程羽是来坐镇的,羊景则是要到实地去看看,了解三韩的民风,以决定要使用什么样的政策对待三韩之地的人。
海军经历了一年多的海上训练,已经对海上行舟比较熟练。黄海的海面偶有大型的风浪,特别是越临近冬季,就越是多大风浪。不过风浪持续的时间不长,一般不超过两天。沿途的岛屿众多,每到一个适合避风的岛屿都要被舰队光顾一下,并记录在海图上。
十月二十日舰队终于抵达目的地,后世的平泽市西部沿岸。
使用冲锋舟,两千多陆战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