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追击。同时给战场中下令“苏仆延已逃,投降不杀!”
随着“苏仆延已逃,投降不杀!”的喊声在战场上响起,很多乌桓人扔掉了手中的兵器,选择投降。尤其是赵云杀到哪里,哪里就投降一片。杀星啊,战场上就没有一合之敌。
随着战事的结束,夜幕也开始降临。前去追击苏仆延的第四旅还没有回来。此战共斩杀八万乌桓人,俘虏五万人,逃走了两万乌桓人。护卫军牺牲二千零八人,重伤五千多人,多是在碰撞中落马所致。被斩杀的八万人起码有一半是被自己人冲撞落马而死的,这就是炮兵的威力了。俘虏的五万人可都是青壮,妥妥的优秀劳动力,杨承可是高兴坏了。他儿子是工部交通司的年轻干部,出征前就百般交代要多抓点俘虏,交通司未来的工程可就全靠这一仗了。
依照军规,护卫军在战场上进行补刀,然后将敌人的尸体堆积起来,一把火烧了。牺牲战友的尸体也被抬到一起,排放在地上,搜集遗物。零零一师的官兵们除了在外警戒的、受伤的和医护兵之外,都集结成方阵,沉默的站在牺牲战友的面前。杨承高喊:“摘帽!敬礼!”
官兵们整齐划一的摘帽,敬礼。
“礼毕,行注目礼!”
在官兵们的注目礼下,一队士兵出列将战友的尸体抬起,放到前方已经架起来的火葬台上。
杨承亲自拿起火把,点燃了火葬台。然后带头唱起了军歌“精忠报国”的改编版。
歌声嘹亮,响彻了草原,也响彻了赵云的内心。赵云第一次亲身经历了这番场景,虽然早就知道,但是亲身感受的感觉还是那么的触动内心。此刻赵云体会到了士兵的心情,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军人。更庆幸自己跟着便宜徒弟来了辽东,否则一辈子都不可能体会到距离自己的理想如此近的感觉。
一直到牺牲战友的尸体燃烧成灰,并将骨灰收入二千零八个陶罐中,全军才带着悲意解散。这些骨灰将被葬入襄平的烈士林园,他们的遗物和身份铭牌将被送回家中。
再说苏仆延,一路西逃,狼狈不堪。第四旅在后面紧追不舍。雪地行马的速度并不快,而第四旅则有很多双马拉动的雪橇车,速度快得多。苏仆延不断的派出乌桓勇士断后拦截,第四旅的士兵则站在雪橇车上一追上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