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影响(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官场中,他们的子女比例就必然是最高的。这就意味着,廌国官场的核心圈将始终掌握在这批元老的后代手中。很有效的减少了其他势力渗透廌国官场的可能,保证了廌国官场对外的凝聚力。

    那些士人们悲哀的发现,要想振兴自己的家族,就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一点点的从底层官员开始做起,越做越高,才有可能实现。在廌国就不可能有一步登天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现实,士人们自然是无法忍受的,他们决定团结起来,在各个方面都形成一股力量,来为这个团体谋求利益。自此,一个名叫复兴会的组织,应运而生。

    相比于交州士子的无可奈何,其他各州的诸侯在月报上看到这两则消息的时候则是有喜有怒。廌国士官制度的推出,那些诸侯各个都是义愤填膺,破口大骂。尤其是曹操,表现的最为激烈,因为在所有的诸侯里面,他是最穷的。士官制度的背后需要巨量的财富来支撑,有几个诸侯能够有如此庞大的财力?这个消息一旦传入军中,必然会导致军心不稳。本来嘛,当兵就是为了有口饭吃。现在你告诉我去廌国当兵的军饷比将领还高?这如何让人心里平衡?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今后与廌军开战会是怎样一副场景。士兵们怕是会一边往前冲,一边扔掉兵器,高喊我投降。做了俘虏就有很大可能成为廌军的一员,哪怕这种可能性不高,也会有无数人会去尝试。这仗还怎么打?

    李木的案子则是让诸侯们意识到自己领地的人才们绝不会流到廌国去。这让他们大喜过望。本来嘛,人往高处走,你廌国实力强大,是别人向往的地方,但现在你自己把别人前来投靠的路给堵死了,可不就是好事嘛。

    这两则消息一正一负,一个要封锁,一个要大力宣传。这也没让诸侯过于纠结,封杀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这一期的月报销售是最好的,廌国印出来多少,诸侯就收多少。明抢是不敢的,廌军的战力已经在草原上和关中得到了印证。那就只能买,来多少就买多少,必须封锁这样的消息,绝对不能泄露到士兵中去。

    舟山报馆的工人都快印疯了,馆主更是宣布这几天报酬翻倍。

    离得近的,如同刘备、袁术,立刻派人携带重礼赶到了舟山报馆。不来不行啊,再这么发行下去,买月报的钱也是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