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双刀燕语复温情(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地,今附地者,乃明被剥之象,属地之时也。

    此中之上,乃指君也,宅者,居也。君当厚锡于下,贤当卑降于愚,如此方可安其居……”

    连着讲了几番卦解之后,席下李兴业十一岁的儿子李崇祖突然站起身,大胆辩驳起来:

    “老师之言,我有不同见解。

    我认为君厚锡下,固为一理,但仅以此为安邦之道,岂不是单一片面?

    若下者只知受赐,而无报国之能、忠君之心,国亦难安。”

    卢景裕听了,心中并无不悦,反而温和地说道:

    “崇祖年少聪慧,然所虑尚浅。

    君厚锡于下,非仅赐财物,育贤能、兴教化、正风俗皆在其中。

    下者受此恩泽,当怀忠君报国之心,以才德报之。

    此厚下之举,是为培国之根基,安邦之远谋,岂会致下者无报国之能?

    上下一心,方为安邦正道。”

    李兴业也起身为儿子帮腔:

    “先生所言,虽有道理,但亦有疏漏。

    且看先生所解剥卦,只强调君厚赐臣下,却未论及臣下之功过。

    若臣下尸位素餐,君主仍一味厚赐,资源耗尽,国家何安?又以何育贤能、兴教化?”

    卢景裕从容回道:

    “李公之论,似是而非。

    臣下之功过,自当有赏罚之制,然厚下是为根本之仁政,使贤能有施展之地,此乃长远之图。

    若因小过而废厚下之举,民心离散,国将不国。”

    李兴业继续说着:

    “先生高谈长远,却不顾当下。

    若当下已乱,谈何长远?

    且按先生之意,厚下之度如何把控?

    若无明确之法,恐滋长臣下贪欲。”

    卢景裕正色道:“厚下之度,自在君心,亦在国法。

    贤明之君,自会权衡。

    且《周易》之理,本在引导人心向善,若君主以正道行厚下,臣下自会以忠君报国为念。”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此时台下众人也开始议论纷纷。

    有人觉得李兴业父子不知深浅,贸然挑战先生权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