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强项令出,刘秀之过(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甚至朝廷的许多要事都是在这里批阅的,此地俨然化身成为了新的小朝廷。

    每次土地细微的开裂。

    刘恒都要趴在跟前小心地看,想要看到发芽破土而出的样子。

    但是哪有那么快啊。

    此刻刚施完肥的刘恒不顾身上偶尔散发出来的臭味,看着天幕。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只是公主家奴?”

    刘恒颇有不满:“大汉失一百姓当有多少田地无人耕种?”

    “今日家奴所犯之事无惩罚,明日便有仆从犯事,后日王公大臣皆视法为无物,如此下去天下必然大乱。”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焉能如此?”

    “好在董宣还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不知道最后怎么处理了?只是放了人吗?若是我当重用董宣整治法度。”

    此时一个小黄门小跑着赶了过来:“陛下,陛下喜讯啊,喜讯啊。”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一个人悠悠的看着天幕。

    突然哑然失笑。

    看着董宣如此刚烈的性格,坚守底线,他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也是如此,甚至不畏自己的皇帝身份。

    “朕有魏征,犹如一面镜子,光武有董宣合该一面镜啊。”

    突然,李世民一想,不对劲啊。

    这魏征老家伙不会是因为知道董宣这个人,所以才这么强硬吧?

    李世民的心里开始犯嘀咕了。

    毕竟魏征乃是‘太子’李建成的旧臣。

    说不定就是知道董宣的事迹后,多次直言不讳,想要激怒自己,好让自己杀了他,顺便青史留名。

    通了,捅了

    嗨,你个老家伙,心眼还挺多,朕还就不!

    朕还就一直听着,朕还就把你当做镜子看朕哪里做的不对!

    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这个初代内阁雏形批改的奏章,心情复杂。

    并不是说这些奏章批阅的不好。

    有些批阅的很好,甚至比自己想的都多。

    比如这一份奏章,说是南方发了水灾。

    这几个人给出的办法,井井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