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骑牛偷鸡,刘家传统?(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刘邦落魄时候经常带着朋友去嫂嫂家吃饭,大嫂看到刘邦就用勺子挖锅发出叮当的声音示意没有了,大家也就散去了,但是有一次刘邦一看,锅里面竟然还有,这就让刘邦记住了。}

    {不过,刘信还是很强的,也算是最早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人了,战绩也不难看。}

    {哈哈哈,当年刘邦还没有打算封赏刘信,直到给刘肥都封了齐王,刘太公坐不住了这才给孙子说话,刘邦这才封了这么个侯。}

    {不知道大嫂要是知道了会不会生气。}

    {其实大嫂也没有做错什么,当时刘邦的大哥早亡,大嫂一个人拉扯着孩子,还要给刘邦和兄弟们吃饭,肯定要精打细算啊。}

    秦·咸阳宫

    嬴政看着天幕,噗嗤一笑。

    “寡人以为这取天下者,知人善任能磕头下跪,也算是腹中能撑船。”

    “没想到儿时之事竟然记到了现在。”

    “性情中人啊,性情中人啊。”

    嬴政倒是不恼了,反倒是觉得这个人有趣。

    “那刘季走到了何处?”嬴政开口询问道。

    一旁之人约莫估算了一下。

    “这几日无暴雨,若是日夜兼程按照行程来算,刘季应当赶得上天幕上所谓的奖励时刻。”

    “好。”嬴政点了点头道:“还有其他的几个人你也要留心一下,项羽,萧何,张良,韩信皆要寻得。”

    “要让他们做大秦的官。”

    西汉·高祖时期

    刘邦面色一黑,乃公才没有小心眼呢。

    乃公才没有使坏呢。

    乃公明天就让人把那刘信的封地名字改了,对。

    以后那个地方就叫羹颉,这不就完美解决了吗?

    乃公的,朕真是个天才!

    明·太祖时期

    朱元璋看着天幕陡然一笑。

    这些小事情记了这么些年。

    看看咱。

    咱是什么,咱是记得当年给咱父亲母亲埋尸,咱是报恩,

    天幕上开始暗淡下来。

    画面上少年刘邦带着少年英气,中年的刘邦虽然落魄身上还有一股子痞气。

    再往后去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