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和思考后,对于袭人被撵出贾府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觉得其中或许存在着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袭人很有可能因为得罪了贾府中的某些重要人物而遭此厄运。比如贾政,这位贾府的大家长对袭人的第一印象简直糟糕透顶。仅仅只是听闻了袭人的名字,贾政便立刻将她与贾宝玉那些品行不端以及整日沉醉于淫词艳曲之中的不当举止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由此,贾政内心深处对袭人充满了极度的厌恶之情。
再者,就连一向宽厚仁慈的贾母也对袭人产生了不满情绪。那是在元宵佳节之夜举行的盛大宴会之上,众人欢聚一堂,唯独不见袭人陪伴在贾宝玉身旁侍奉左右。贾母当场便察觉到了这一点,并毫不留情地指责袭人此举乃是“拿大”,全然不顾及作为奴才应当对主子保持的尊敬之意。尽管当时王夫人赶忙站出来替袭人辩解,声称袭人由于母亲刚刚离世,正处于服丧期间,按照习俗有着诸多忌讳和不便之处所以才未能前来伺候。然而,贾母对此却并不买账,她直言道:“若是袭人仍旧跟着我,哪怕此刻身有热孝,也理应在此处听候差遣。”这番话语无疑暗示出贾母对于袭人行为的强烈不满,同时也隐晦地表达了她对于贾府当下对下人们管理过于松散宽容的看法。
自身行为引发忌惮:
- 持宠而娇,辖制贾宝玉:袭人与贾宝玉之间那一次偷偷地尝试云雨之情过后,贾宝玉对于袭人便产生了一种超乎寻常的依赖之感。这一点在书中诸多情节里皆有所体现,比如第十九回时,仅仅只是袭人归家半日之久,贾宝玉竟然迫不及待地亲自策马奔腾,一路疾驰赶到了花家去寻她。待袭人归来之后,更是巧妙地撒下一个弥天大谎,谎称其家中亲人意欲将她赎身归去。如此一来,成功地压制住了宝玉,并趁机与之“约法三章”,使得宝玉从此对她言听计从、有求必应。到了第二十一回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令人玩味之事。那日清晨,贾宝玉竟跑到林黛玉的屋子里梳洗起来,袭人得知此事后心中难免泛起一阵醋意。虽说她并未当场大发雷霆,但她那强烈的控制欲以及贾宝玉对她近乎盲从般的顺从态度,却全都被一旁冷眼旁观的薛宝钗尽收眼底。这般情形,或许已经在薛宝钗的心底激起了丝丝忌惮之意。毕竟,像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