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猜中考题,完美作答(3/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并未抓瞎,反而胸有成竹,他猜对了,白永为了增加县试难度出的果然是截搭题。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出自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而后非诸人。”出自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两句各有出处,凑成了截搭题。

    宋池猜的一点没错,白永果然是从君子上入手出题,目的就是为了拍宋世文马屁。

    只不过出题具有干扰性,选句时未露君子二字,不过对他而言没有任何难处。

    知晓题目来历出处,就要进行破题了,四书文的精髓难点就在于,你要点破和阐述原文含义,却不能写出原文句子。

    就好比写论文的时候,你明明引用了前人成果,但为了查重通过又不能直接引用,这就要用到技巧了。

    不过宋池在备考时,就已用原句写过文章,根本不虚,拿起笔就是干。

    县案首,必须拿下!

    他都没有用草稿纸,而是直接写在卷子上,下笔如有神,写的飞快,写毛笔纸也是他的专长,当年可是书法协会会长。

    当别人还在绞尽脑汁想题目来历时,他已经开始写文章了。

    只是过了半个时辰,他已经写完把笔放下,因事先猜中答案,做了针对性备考,翻看了历届县案首,乃至状元文章,从中取精华去糟粕。

    甚至,他还看了宋世文写过的文章,这个人渣人品不怎么样,写文章确实是一把好手,宋池也学了些语句观点。

    这绝对是一篇完美文章,任谁都挑不出毛病。

    有人抓耳挠腮,有人埋头书写,而宋池已经完成,猜中答案又提前备考,这跟用小猿搜题没什么区别。

    而在此时,在宋池右后方有一个干瘦考生目光阴毒的盯着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