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现成的劳动力吗?”
赵言平还在想一些问题,听到张文杰的话,疑惑:“我哪里有什么可用的人。”
“丰宁书院,那里怎么没有几十个学生,他们可是读了好多年儒家典籍,找他们帮你查找一些偏门典籍,做些最初的工作还是可以的,您可是书院山长,只要不影响他们科举,这怎么教书不还是您说了算。”张文杰提醒道。
赵言平在这里的进度很慢,有些名词的意思他也不知道,就要去查各种书,还要找人问问,十分耽误时间。
张文杰的话打开了他的思路,他在西乡县城里还有几十个免费劳动力呀!
“好,我这就回去,等我把天工开物和梦溪笔谈这两本书整理成白话文了就来找你。”赵言平激动的讲。
他说完就去找张世兴安排马车,张世兴听到他要走,十分高兴,赶紧安排马车。
“你就这么盼着我走?”赵言平看到张世兴的表现,就知道他们吃饭的时候在说什么,严肃的问。
张世兴赶忙赔罪:“岳丈大人,哪里是呀,您在我这里待了这么久,岳母都想你了,我是为您俩久别重逢感到高兴。”
赵言平板着脸:“花言巧语,快去准备,我回书院是有大事。”
“好的,岳丈,我这就去。”张世兴赶忙走出去准备马车。
两刻钟后,张世兴看着岳丈赵言平的马车渐远,松了一口气:真的走了。
张文杰在旁边:“真的走了,爹,你后面想干啥就干啥。”
“元儿,别这么说,我也是想让岳丈和岳母早日相聚。”张世兴摸着他的头。
小插曲过后,科学院的教学也走上正轨,张文杰以两天一个转换,每天两节课,数学、科学、哲学、数学,这样教那些学生。
稳定的生活过了两年,他们并没有去扩大军队,扩大地盘,增加太多火枪产量。
整整两年,家丁队也就增加了六十人,是从巴山的流民中选拔的,选上以后就被分了地,孩子安排识字。
科学院的学生每年多一百人,大多都是孤儿,从各地带回来的六到十二岁的孩子,有的是已经是孤儿了,有的是家中养不起了,要卖掉。
只有二十来个学生是从张家家丁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