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矿产,商路等等都要经过这条铁路,这就是天大的利益。
而商县张家看上了商州至南阳的线路,虽然南阳在白莲教手中,但是商南却在复兴会手中,若是先修到商南,未来修到南阳,这就是一条关中去南阳盆地以及周边的便捷铁路线路。
自然也有许多商会看到其中机遇,纷纷竞争或与亲近的商会合起来修建一条铁路。
到五月底,统计到长安的数据竟然有超过三千里铁路,这就要三十万钧钢轨。
张文杰找到修完宝鸡至潼关铁路,正在长安处理政务的赵石前来。
“现如今铁厂产量如何?”
赵石:“如今有略阳一个、三元坝两个、太平厅一个、宜宾一个、洋县一个,总共六个铁厂,除洋县和三元坝地区的三个铁厂年产钢只有两万钧以外,其他三个新型铁厂年产钢都超过十万钧。
还有达县、宝鸡、西安府南的大峪口都在新建一座铁厂,设计年产量十五万钧,如今完全可以满足每年修建两千里铁路,未来也够五千里铁路修建。”
当然,这只是能修建一条两个火车道的铁路,更大规模铁路用铁量就成倍提高,还有其他用途。
张文杰:“那就好,你把工业部的铁路建设队伍根据政务阁的要求分配三成给各地指导铁路修建,其余的四川派三支队伍继续完成四川铁路的建设,一支前往商洛,勘查从蓝田至南阳的铁路线,剩余人马全部放在山西河南,未来复兴军打到哪里,铁路就铺到哪里。”
赵石起身,激动道:“是,会主,我这就去安排。”
六月十一,经过仔细斟酌,赵石手下两员大将之一余俊被派去四川,主持四川铁路的修建,孙瑜依旧负责往东去的铁路,现在已经从潼关在往永济和陕州。
至于关中平原和西北地区的铁路规划,他亲自坐镇,其实也没有太多事情,关中平原水系发达但是水量不丰,容易修建桥梁。
自此,复兴会治下的铁路大扩张开始,只要是人口众多的县,都会组织起一个商会拿下本县至最近铁路线路的修建权。
然后组织本县青壮在工部派来的几个工程师的指导下准备枕木,平整铁路所经过的路线,夯实地面,运来石灰碎石铺设底部,完成初始工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