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国旗便是象征,象征着华夏的主体。
至于底色,红底黑边,红底象征着华夏主体民族称号的确立是在汉朝,黑边则是代表着华夏自古以来第一个一统天下,并且废除奴隶制,尽管仍旧存在着贱民等制度,但却已经在制度上对底层百姓身份进行认可。
简单的国旗就象征着这个华夏民族的来源和根本。
至于国徽的选择,在国旗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增加左右两个麦穗,依旧是红底镶黑边,不过加入了一个特殊的元素,星星,有人建议,以张文杰开创的复兴会不就是广大穷苦百姓前面那一颗引路的星星,让他们可以走上正途。
国徽的最下面本来准备放些什么,很多人建议增加一个可以代表现在这个国家的因素,张文杰就说,加上华夏二字,以金线绣成,便是最简单也是最明显的象征。
一国之曲却有些难选,戏剧对唱的人要求太高,过去的一些名曲又不太适合,便又被搁置下来,最后一个建国所要求的一些事项竟只完成一半,只是这升旗时曲子的选择便成为一个难事。
确定好国旗国徽,各地便开始加紧绣制,准备开国大典就被提上日程。
国都的选择早已经确定,就在开封,定为国家首都,确定河南为中原省,为国都的可以说是直隶。
这里人口稠密,又是国家中心,可以很好的控制南方,地处黄河沿岸,可以更好的利用国家力量对黄河进行整治,让这条孕育华夏的母亲河回归到原来的样子。
至于北方,过了东北,就是一片苦寒之地,只要确保整个华夏腹地的稳定,其余的地方就可以通过未来先进的交通技术连接。
开封确定为首都,那么郑州便是首都旁边的交通枢纽,两条横贯全国的铁路交叉在这里,为华夏的货物中转站。
一切都准备就绪,建好的首都,没有经历过过多的战火,再加上这些年的建设,已经完全足够承担起首都的职能。
定好的建国时间,便在十月初一,至于历法,以农历为辅,已经以建国当年的阳历正月初一为华夏历元年,即复兴历十二年。
得益于火车的便捷,提前搬迁的各种中央机构十分快速的就抵达开封,在城中,各个早已被提前购买的建筑被陆续拆除,作为科学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