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再起航(3/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米的商船运输部分,每艘船多载五十人,就可以一趟就把这些移民送到兰芳。

    未来则是由海门县的船厂把依照商船的样式建造三百艘移民船,每次就可以运送三万人,这些商船的制式基本一样,都是在以往的海船基础上改进而来,固定出这么一个较好的样式,在武汉、松江府、广州三地已经大规模建造。

    船体都是一样的,铁厂依照要求做的模具每天就能浇筑出三四艘船的零部件,然后运送到船厂组装,松江府和广州基本上每个月就是十几艘船,而武汉的一个有着三十五个船坞的船厂更是每个月每个船坞都能拼出一艘。要不是木板限制,耗费钢铁也就五十六钧的船一个月就能造更多。

    还有就是蒸汽机的限制,各地需要蒸汽机太多,使得造船用蒸汽机的零部件就不太够,毕竟锅炉、汽轮机等核心部件并没有太多区别,但是这些特殊钢的产量并不太高。

    毕竟这种船与后世的船只不一样,只有一个蒸汽机有点技术含量,其他就是拼成一个船壳,只要能下水不漏就好了,其他的都是买船的人要去做的。

    但这依旧十分恐怖,从复兴九年开始,复兴十一年九月彻底形成规模,产量连年攀升,目前已经售出超过七百艘这样的商船,还有两百三十多是在官府或军队。

    所有的商船接上移民百姓,让他们腾空的货仓,这里被塞有复兴会专门定做的床,保证每个移民的住宿是一样的,也方便管理。

    陈二看着陆续上船的百姓,逐渐占据中间的八个仓,每个仓容纳六个人,也就是四十八个人,都有标准的床和补给,这些都是他们不能动的,还有一位专门管理的复兴军,他们可不想被抓典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