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材料,就好像当年有人考虑使用不同的光检测光敏材料,让化学研究院的人花费许久去把发现的上万种材料再进行一次检测,在各种光下,总计十余万次。
他们更像是在做一种工作,而不是科学实验,但是这也让化学研究院的每个人都能够对自己所负责方面的材料如数家珍。
郑复光并不是化学研究院的人,而是物理研究院光学研究所的。
“老柳,你可是光感材料的博士,给我说说,哪种光学材料能够缓慢的在光的影响下改变,但是必须得能够有其他变化,比如本身光过不去,感光以后光就能透过去。”
柳元宗听到这个要求,想了想,就说:“这个倒是有,溴,也就是那个本来叫臭的元素,溴化银遇光分解,还有碘化银,这个分解的更快,本身没什么,会分解生成黑色沉淀。”
郑复光问:“怎么材料大全没有记?”
柳元宗一摊手:“这也没办法,溴化银和碘化银都要用氯化溴或碘化钾和硝酸银一起制备,凡是用酸的时候都挺麻烦,我们都是最后做实验,还有银,这还挺贵的。
测试性能和留存样本起码需要三公斤的量,硝酸银我们每年只有三百公斤的量,要和这么多东西反应,每年只能做一部分。
材料大全本身也是半年一更新,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