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读书不易(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不敢!”

    眼看王潜翻脸,那小厮也顿时脸色一变。

    身为侯府的小厮,多少还是听说过这些先生们平日里的做派的。

    尤其是这位王伯渊先生,听说学的还是公羊派,不仅性情刚烈,而且极为推崇复仇主义。

    别看他表面上都是一副彬彬有礼、以德服人的模样,可一旦一言不合的话,说不得就要拔剑相向了。

    便是那些官府的差役,也是不敢得罪这位爷。

    “哼,既然不敢,那还不退去?”

    王潜哼了一声,长剑也被他拔出寸许,双眼冷冷的看向小厮。

    见此阵仗,小刘宏也是忍不住后退了两步,看向王潜的目光,也多了些许害怕。

    “先生莫气,我们这就走!”

    那小厮也不敢再耽搁,当即便护着刘宏,朝着院外走去。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王潜暗自叹了口气。

    待几人身影消失之后,王潜也回到了草庐之中。

    如今已经决定不再教授刘宏读书,也就相当于断了收入来源,需得对家中余财进行清点,以确保自己能够坚持到守孝期结束才行。

    不多时的功夫,王潜便翻找出了一千枚五铢钱以及一石大麦。(汉时一石大概相当于后世的60斤左右。)

    按照此时的物价来说,一石大麦要二百钱左右,省吃俭用的话,倒也足够半年的用度。

    当然,除了钱财之外,王潜手中最珍贵的资产,莫过于书架上的那二十余捆竹简。

    在这个时代,人们想要当官、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读书识字才行。

    而此时,由于印刷术尚未出现,造纸技术也相对落后,书本只能通过传抄的手段来进行传播。

    然而,一片竹简最多也只能记录二十多个字,想要抄一本书下来,那耗费的功夫真是难以想象。

    而且书本极其稀少,寻常学子想要抄一本书,必得不远千里去寻师访求,甚至是拜入人家名下,才有机会进行抄写。

    因此,古代便有了“黄金满籯,不如遗子一经”的说法。

    可见,想要读书,是何等的不易。

    闲来无事,王潜便随手拿起一捆竹简,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