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聊生。
可惜,天不假年,先帝而立之年,却猝然驾崩,弃天下而去,独留这天下重担独压于母后一人之肩。
孩儿每每思之,只觉得母后甚为辛苦,常念如何才能为母后分忧,但又因孩儿年幼、才德有限,能够帮到母后的实在不多……”
听到这里,窦妙不禁为之动容,眼中露出几分伤感,看向刘宏的目光也柔和了起来。
自己的丈夫虽然不怎么样,但好在上天有眼,赐给了一个心疼自己的好儿子。
“宏儿有心了,为了你,为守住列祖列宗的基业,为娘便是辛苦一些,又有何妨呢?
况且又是这种军国大事,你又岂能胡来?”
窦妙看着刘宏,口上虽在责怪,但语气之中,却满是欣慰与开心。
“母后责备的是,但您有所不知,段颎的这封急报,虽是为了彻底平息羌乱,但所需耗费过于巨大,眼下的朝廷根本就无力支撑……”
刘宏顿了一下,而后问道:“敢问母后,若是您看到这封急报,该如何处置?”
“这个嘛……”
窦妙迟疑了一下,叹气道:“眼下你刚刚登基朝野内外急需安稳,确实不宜轻启战端,为娘若是看到段颎急报,定会将其驳回!”
“可是母后,您可想过驳回的后果吗?”刘宏抬头问道。
“后果?”窦妙眉头微皱,“这能有什么后果?”
刘宏凝声道:“母后,孩儿前番刚刚厚赏了张奂等人,国内军民士气正盛。
若在此时拒绝了段颎的平羌计划,势必会极大的打击到人们的信心。
最关键的是,朝中一众公卿,也不会同意您拒绝段颎的计划的。”
“这是为何?朝中公卿为何不同意?”窦妙不解的问道。
“原因有二!”
“第一,羌乱持续了六十多年,靡费巨大,朝野内外早就不堪重负,在先帝时期,甚至还有人提出了弃守凉州之策,只为早日摆脱羌乱这个泥潭。
若是让人们知道,段颎能够彻底平息羌乱,必然会不遗余力的支持。”
“第二,既然要打仗,肯定就要花钱,可眼下的国库,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能怎么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