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胡太监2(3/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格贵,维修起来更贵。

    所以明军一般使用的铁甲都是扎甲,就是棉甲或皮甲外面密密的缝上铁片,这种甲的优点是价格低维修方便。

    整个榆林镇可能都找不出五十具像这样的板甲来。榆林地区所有铁甲加起来也就两千来具。要知道整个榆林镇可是有着一个巡抚,一个监军府,两个总兵,五个副将,十来个参将,二十几个游击将军,号称总兵力七万人。

    这些铁甲明显不是榆林镇的,那就是鞑子的。

    拥有一千五百付铁甲的关外部落屈指可数。都是拥兵数万的特大部落。

    比如那个号称拥兵三十万的成吉思汗(明朝称为察哈尔部,是铁木真的嫡系后代,驻地查干浩特,后世的赤峰白城地区,察哈尔部在蒙古语中是中央部落的意思)也不过两千付铁甲。根据监军府的资料显示察哈尔部人口大约在四五十万,骑兵八万,拥有甲胄万具。

    一千五百付铁甲,至少是一个超过两万人的大部落了。霍秉义如何不惧。

    而且看着敌人也不着急进攻,显然是有恃无恐。

    胡义带着身边几十骑试图冲过来救援霍秉义。都被禾木丹赶开了,禾木丹一看他们都是些皮甲骑兵,也就不追赶,驱赶走了就好,然后就一心一意的围着霍秉义。

    反正霍秉义没有马也跑不了。

    霍秉义连忙挥舞旗帜,让胡义快走,现在只能让胡太监出面才有可能压住禾木丹了。

    胡义没看懂,但是他身边的人懂了,拉着胡义就直奔榆林城。

    禾木丹现在也不急,派了两个百人队下马,在极限距离上和霍秉义对射。

    去赚霍秉义的箭,一般一个弓手身上最多两壶箭,一壶20支,两壶箭不过四十支,反正自己人都是铁甲铁盔,距离又远,中个一两箭也不致命。正好顺便练练胆量。

    又派几个百人队不停装作冲锋,吸引霍秉义射箭。

    现在弄的霍秉义进退不得,对射减员倒是不大,但是不停有人受伤,受伤的人,一会怎么撤离?

    经过禾木丹派人反复冲击,霍秉义箭矢消耗极大。不过半个时辰,两壶箭就被消耗一空。

    霍秉义咽了一口口水。对面也停止了射箭。那些步兵也推进到了50步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