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报捷(2/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更大可能是卜失兔大汗根本就不会收他的钱,说一声就能走。

    毕竟大家都是邻居,都是干的刀头舔血的生意,多个朋友多条路,没必要做绝。卜失兔又不是要发动灭明大战,复兴大元,最多赎回王总兵底下人多花点钱的事情罢了。

    蹊跷啊!

    不过看破不说破,是一个官场老油条的基本素养!

    李知府也赶紧把战报润色一下,准备在末尾稍微加上自己运筹钱粮功劳。看看能不能给自己捞个军功。一般来说这等斩首三千的大功,他只是要给自己混个运筹钱粮的功劳,上面都是能给的。

    李知府却不经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了一句,府谷县主簿王鼎率领三千弓兵驰援。不由心中一动,上次张巡抚大胜拓力台部,其中也有一句专门提了一句府谷县主簿王鼎率三千弓手驰援。

    不管是张巡抚还是胡太监都是官场老人。他们的正式奏章都是很有分寸的,不会多说一个字。为什么都会加上这么一句?

    这李知府一下子放下了手中毛笔,立即派人去府谷县把汪知县和赵县丞叫来。

    汪知县和赵县丞也是才得到消息,称朝廷大胜北虏。只是不知道其中还有王鼎参与。

    二人接到李知府传信,赶紧快马加鞭直奔榆林城。

    汪知县和赵县丞一起拜见了李知府。

    李知府指了指案上两份报功文书让二人观看。一份是胡太监写的大战卜失兔的报功文书,一份却是张巡抚写的大战拓力台部的报功文书的副本。

    二人开始都是不太明白,两人互相交换反复看了三四次。终于看出点门道。

    赵县丞指着报捷文书中王鼎的名字问道:“大人指的可是这王鼎?”

    “不错!”李知府点头轻笑,心说还不是那么迟钝。李知府站了起来在庭中踱步:“自我上任以来已经五六年了”,又看了一眼汪知县,笑道:“汪知县也有两年了吧!”

    汪知县赶紧躬身说是。

    汪知县是前两年的三甲同进士出身,排名还比较靠后,最后就混了个府谷县这样边远地区的知县。

    府谷这种地方靠近边墙,虽然这几年有三娘子约束蒙古人,但是还是经常有北虏小部落经常抽风过来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