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还冒那个风险。
不过以后每年还是需要禾木丹每年入寇几次的,要不万一朝廷一看北虏不来了,裁兵减军饷怎么办。
李知府感叹一声:“我榆林安危全集于王鼎一身啊!”
心底又是一盘算,这王鼎是府谷县主簿,是文官啊,他还能带着琪琪格援救官军,这是何等功业啊!还是救援了两次,事后都是大胜。到底是官军厉害,还是琪琪格厉害,还是王鼎大枪使得厉害,那还用说吗?
感叹一句王鼎忠心报国啊。
于是李知府的战报上就重点突出王鼎大无畏精神,说官军与北虏大战,王鼎奉李知府汪知县命令率领三千弓手押送粮草北上,偶然迷路发现了卜失兔本镇,王鼎侦查后又发现卜失兔大队都去围攻官军大队了,卜失兔身边人数不多,于是王鼎忠心报国,一把亮银枪直接杀入卜失兔本镇,和卜失兔大战三百回合,终于把卜失兔打的将旗后移,卜失兔大队为救援卜失兔才回撤,才让官军捡了便宜,奠定了鄂尔多斯大捷,这王鼎才是当之无愧的鄂尔多斯之战首功。
这下不但一下子把榆林府和府谷县里头多年烂账平了。还为李知府和汪知县赵县丞落下一份运筹之功。
李知府和汪知县其实接任的时候都有一笔上任留下的烂账。
这官场规矩就是不追究前任。但是这笔烂账也不知道是几十年还是上百年前就有,到底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谁也说不清。
反正数量一直在增大,一直就解决不了,就在榆林官场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终于一下子在两人手里全部给平了,两人都是哈哈一笑。
然后又紧急各自从县库和府库账面上各自调出来一大批粮食。
这下两人又可以落袋几千两。
李知府又积极安排了露布报捷,每到一城池集市必定大声呼喊。
胡太监报捷那是600里加急。
李知府这个就不用那么急了,这样大胜,还不沿途大肆宣扬一番。
……
万历爷朱翊钧从司礼监秉笔太监田义手中接过胡太监的报捷文书,手都是抖的。
毕竟前些日子榆林那边,杨巡抚报告据报卜失兔南下,他要提前进行烧边,然后就一个多月没消息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