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青海诸部4(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鼎和琪琪格他们赶到更远的西边和北边去。顺便可以亲自去看看破虏堡的各种神奇事物,然后再看看能不能全部搬到北京来。

    为了这次奇袭,大明朝廷算是做足了准备,完全没有通知榆林府和延安府众将,甚至连榆林府巡抚和监军都没通知,而是直接把四镇精兵一万两千人,全部一人双马,集结到大同府,然后由大同巡抚刘宇烈率领,一路出了边墙,星夜兼程,从草原直插破虏堡。

    王鼎和琪琪格带着一万两千铁甲骑兵一路向西,走了两天,大概走了一百六七十里,他们所有人全程步行。这是为了休养马力,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战斗。

    马是一种很娇贵的动物,马匹的身体结构就不是为了承载过多重量而生的,只是在人为的挑选和干涉下,一些马匹有了相对强大的载重能力。一般的马匹负重不会超过自己体重的五分之一,只有背部相对短粗、骨骼强壮的马匹可以略微超过载重20的限制。一般说来,一匹550公斤重的战马,它的负重最大是130公斤。这个负重不但包括骑手,还包括铠甲、兵器和鞍具的全部重量,马上的战士必须计算好每一个物体的分量,否则他就会面临丧失战马、甚至自己也丧命的危险。

    而且马这种动物耐力比较差。马匹的生理结构更是远逊于人类,一天走上100多里往往就是极限了,而且长途机动后还需要长时间休息,不然就立马死给你看。

    所以真正的骑兵部队行军,全部是人穿着铠甲牵马步行,马空身跟随。

    禾木丹是在距离破虏堡六百多里的延安北部草原遭遇青海诸部的。经过这几天时间,王鼎判断,青海诸部很可能已经接近破虏堡二百里以内了,所以琪琪格朝各个方向派出了大量的斥候,甚至有的斥候已经前出了一百里,结果什么都没发现。

    这让王鼎和琪琪格大为焦虑。他们现在对敌人的军队规模非常模糊。

    从第三天起,王鼎不得不将行军速度降到了每天五十里,而且每天只行军半天,然后下午就开始挖沟筑墙,结硬寨。

    终于在离开破虏堡的第六天,已经距离破虏堡将近400里,王鼎派出的前出斥候,才发现了青海诸部的斥候,双方发生了惨烈的斥候战,每天王鼎都会损失七八个斥候,王鼎的斥候们每天也会给王鼎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