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人就是故意针对我!为什么只查我?那些和我合作的干部难道就没问题吗?”
“你说的那些人,我们自然会查。”李一凡语气冷淡,目光却如同利刃般直视着黄庆生,“但你得明白,问题的核心在于你。如果你继续拒绝配合,最后受到惩罚的,只会是你自己。”
黄庆生冷笑一声,随即闭上了嘴。他显然不愿再多说一个字,但他的沉默并没有阻止调查的进展。
李一凡随后召开了调查组内部的总结会议,将目前掌握的线索整理成完整的报告,并对下一步的行动进行了周密部署。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彻底铲除这些黑恶势力的根基,让他们在召阳县无处可藏。”李一凡语气坚定地说道,“这不仅是为了县里的安定,也是为了向全县百姓交代。
随着整顿行动的深入,召阳县的社会氛围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许多曾经被黑恶势力侵害过的百姓开始主动向县委和公安局举报线索,而那些曾经被拉拢的干部也逐渐意识到,拒绝与黑恶势力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李副县长,我以前的确和黄庆生的公司有过接触,但我从来没有参与他们的违法行为。”一名中层干部在纪委的约谈中主动交代,“这次我愿意配合调查,把我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
李一凡对这种态度表示认可:“只要你愿意配合,组织一定会给你宽大的处理。但记住,这是你最后的机会。如果查到隐瞒或者包庇,后果你应该清楚。”
中层干部连连点头,表情惶恐而复杂。他知道,眼下的整顿已经无法阻挡,而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关系到未来的仕途和命运。
随着调查的深入,李一凡发现了一条令人震惊的线索——黄庆生与宏远会的关系并非单向。他不仅是宏远会资金洗白的关键人物,还在某些重要决策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将县里某些干部与外地势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黄庆生的作用不仅仅是资金转移,”张跃指着一份新发现的通话记录,“他在很多关键节点上,为宏远会牵线搭桥,这些记录显示,宏远会曾资助过县里的几名重要干部。”
李一凡眯起眼睛,语气低沉:“宏远会的毒瘤已经伸到了召阳县的干部队伍中。这些人如果不清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