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国新耐着性子说道:“老王,我可以给你们争取更高的补偿,还有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优先考虑。”
但老王却没有松口:“赵副镇长,这事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还是得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
赵国新挂断电话,脸色铁青。他意识到,自己不仅在镇党委内部被孤立,就连基层也不愿意配合。
几天后,县委召开了一次专项会议,讨论岭南镇的招商问题。
李一凡率先发言:“岭南镇的招商项目目前存在一些争议,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支持。重点是项目是否符合岭南模式的核心精神,以及是否能够真正惠及群众。”
县委组织部长陈启明附和道:“李副书记说得很有道理。赵国新的方案需要经过严格审核,我们不能因为是市长的人就特别优待。”
李志远点点头:“那就成立一个专项组,由李一凡牵头,纪委和发改委共同参与,对岭南镇的项目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涉及土地和资金的问题,必须严格把关。”
在县委常委会的决策下,吴德安迅速召集岭南镇的核心班子,商讨如何应对县里的评估。
“同志们,县委已经表态了,我们必须配合专项组的工作,但同时也要守住岭南模式的核心原则。”吴德安语气坚定。
黄志成补充道:“镇长,我们可以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进一步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让大家明白,镇里的发展是以他们的利益为出发点。”
陈国强则提议:“纪委这边可以加强对项目背景的审查,尤其是企业的资金流向。如果有任何问题,我们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赵小雷也说道:“宣传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镇里的宣传渠道,把岭南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成果展示给群众,争取更多的支持。”
吴德安满意地点头:“好,各部门分头行动,务必要形成合力。”
赵国新发现,自己的方案不仅在镇里受阻,就连县里的评估组也迟迟没有结论。他试图通过市长刘耀明施压,但效果甚微。
“吴德安,你以为这样就能压住我?”赵国新暗自思忖。他决定改变策略,通过直接联系市里的企业,为自己的方案争取更多支持。
然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