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联系到市里的一家外资企业时,却被告知,企业正在重新评估投资计划,不会轻易表态。
赵国新意识到,自己的计划陷入了僵局。
与此同时,李一凡通过林允儿的联系,与省发改委主任张廷山取得了联系。
张廷山在电话中表示:“一凡,岭南模式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样板工程。我会尽力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也会关注你们的招商项目。”
李一凡感激地说道:“谢谢张主任,我们一定会用好这次机会,把岭南镇建设得更好。
夜幕降临,岭南镇政府的灯光依然明亮。赵国新坐在办公室里,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今天的挫败。镇里的班子对他的方案几乎全盘否定,县里的评估组又迟迟不表态,这让他感到一筹莫展。
“既然镇里不配合,我就从基层下手!”赵国新自言自语。他立即拨通了几个镇村干部的电话,试图从他们那里找到突破口。
电话接通,另一端传来村干部刘胜强的声音:“赵副镇长,您这么晚还在忙工作,真是辛苦啊!”
赵国新语气热情:“胜强,你们村的土地资源很有潜力,我想和你们合作社谈谈。如果能推动这个项目,村民们的收益一定会有大幅提升。”
刘胜强犹豫了一下:“赵镇长,这件事我一个人说了不算,得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才行。”
赵国新耐着性子说道:“这我明白,不过你是村里的负责人,能不能先帮我协调一下?只要你们村同意,我可以向上级争取更多补贴和支持。”
刘胜强含糊地应下,但赵国新心里明白,这一招未必能奏效。他知道,村干部们早已被岭南模式的成果牢牢绑定,他们对镇里班子的信任远超于对他这个新来的外派干部的信任。
与此同时,李一凡正在县政府大楼里与吴德安和陈启明讨论赵国新方案的应对策略。
吴德安开口道:“李副书记,赵国新明显是想通过市里的关系绕过我们。最近他联系了几个村干部,但村民们的态度还算稳定。”
陈启明接过话:“岭南模式已经深入人心,赵国新的方案想要推行并不容易。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他背后有市长支持,一旦他找到突破口,我们的局面会变得复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