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暗局交锋(4/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为岭南模式的首个推广试点。

    为了顺利推进试点工作,李一凡决定亲自带队前往南川乡,与乡党委班子沟通。南川乡党委书记刘大志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听说岭南模式将被引入南川乡后,既兴奋又谨慎。

    “李书记,岭南模式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我们南川乡的条件比不上岭南镇。特别是资金和技术上,我们的底子比较薄。”刘大志坦诚地说道。

    李一凡微微一笑:“大志书记,这正是岭南模式的意义所在。我们会带来一整套扶持政策,省里的专项资金、技术指导,以及岭南镇的成功经验都会向你们倾斜。南川乡需要做的,就是全力配合,把这件事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刘大志郑重地点头:“李书记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很快,岭南模式在南川乡的推广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岭南镇派出了一支专业团队,包括电商运营、物流规划、农业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与南川乡政府紧密合作。短短一个月时间,南川乡建立了首个扶贫合作社,并与岭南镇的电商平台实现了对接。

    岭南模式在南川乡的顺利推进,再次引起了刘耀明的警觉。他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更强硬的手段,岭南模式很可能在召阳县全面铺开,而李一凡的影响力也会随之扩大。

    “岭南模式的核心是绿色发展和群众利益。如果我们能找到它的漏洞,或者制造一个负面案例,或许能彻底击垮它。”刘耀明在与手下谋划时说道。

    很快,他通过市发改委,施压召阳县财政局,要求暂停对南川乡的专项资金拨付。同时,刘耀明还安排了一家私营企业,以“合作开发”的名义接触南川乡的扶贫合作社,试图诱导他们接受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项目。

    李一凡接到南川乡的反馈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次针对南川乡的动作很可能是刘耀明在背后推动。

    “他想用资金和企业干扰试点,来拖垮我们的计划。”李一凡冷声说道,“但他低估了岭南模式的韧性。”

    经过分析,李一凡提出两项应对策略:

    1资金方面:李一凡决定启动岭南镇开发区企业的资源支持,动员签约企业提前采购南川乡的农产品,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为南川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